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全程“不见面办”;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多头申请、重复修复、标准不一”问题……去年以来,萍乡市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创新开发建设行政处罚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对到期可修复信息进行预警,及时化解经营主体因未能及时进行信用修复而影响招投标、获取补贴等问题,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强化制度保障。去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关于信用修复工作的部署,萍乡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萍乡市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将信用修复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并明确纳入国家信用示范区建设和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加强协同联动。萍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行“两书同达”机制,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引导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优化信用修复流程,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全程“不见面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打通部门协同渠道。萍乡市各级法院积极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建立司法惩戒预告知制度,积极采取预失信等措施,给予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期限,给确因发展陷入困境企业留空间。
为进一步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萍乡还在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增设“信用修复一件事”转办渠道,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培训,推动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同步联动。同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创新开发建设了行政处罚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对到期可修复信息进行预警,变被动修复为主动修复,助力提升全市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萍乡还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培训以及诚信宣传进企业、进商协会、进商户等活动,引导经营主体学习信用修复、合规经营知识,助力企业诚信经营、规范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诚信宣传活动近300场次,累计发布诚信红黑榜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