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围绕“协同、创新、资本、政策”四个维度精准赋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截至7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3946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7.21亿元,同比增长19.91%。
协同赋能,凝聚融资合力。建立线上+线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线上共享企业信用信息,银行机构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接收并全流程处理企业融资需求1.76万笔,放款692亿元,以“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线下组建以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梳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形成“申报清单”,覆盖24.4万户经营主体;对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5项标准对“申报清单”进行审核,将其中1.88万户企业纳入“推荐清单”,清单内授信率97%、放款404.64亿元。
创新赋能,破解融资瓶颈。推动“科信贷”扩面增效,引导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信贷支持,服务企业145户、放款8亿元。设立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属金融产品“数转贷”,通过专项财政补贴资金,引导银行、担保机构共同解决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缺口。全面推行“创新积分贷”,以“创新积分”兑换“贷款资金”,完成1000余家企业创新积分数据更新,累计授信金额220万元。推广“数e贷”,累计组织50户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数据资产授信贷款,授信金额达3930万元。
资本赋能,拓宽融资视野。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通过基金招引龙头及供应链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参与省人工智能母基金等省级基金16只,累计出资20.84亿元;组建市级高质量发展基金、江东诗航创投基金、9个县区特色产业基金及其他主导产业基金,构建“2+9+X”产业基金体系,目前5只特色产业基金已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强化与基石资本等专业投研机构对接合作,成功吸引中联重科等数10家重点企业在马鞍山落户。联动国担基金与省担保集团,以增信分险为核心功能,靶向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推动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
政策赋能,降低融资成本。研究出台数字赋能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设立首期规模6500万元的金融发展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知识产权融资贷款贴息、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库企业贷款贴息、企业短期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7月末,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31.91亿元,办理再贴现25.38亿元。持续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满足科创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融资需求。截至7月末,全市672户签约企业,累计获得授信285.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