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探索,推动各级观察员积极履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形成了一批有创新、显成效、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今天,我们来看:
宁波市推进“三个创新” 开创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新局面;
余姚市建立“三位一体”模式 推动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走深走实;
温州市龙湾区优化改革观察员制度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绍兴市柯桥区发挥观察员“观察哨”作用 推动“营商+生态”双优环境建设;
江山市推行“益企观察”制度 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底色。
宁波市
推进“三个创新”
开创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宁波市以制度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为突破口,在全市选聘6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组建40家营商环境联络站,打开“开门搞改革”新格局,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建议保障
一是出台一个方案。制定《宁波市营商环境观察员和联络站选建方案》,明确观察员、联络站选建标准、工作职责和履职保障措施。
二是组建一支队伍。因地制宜并注重行业区域分类,首批在24家商协会、42家重点企业、10个产业园区、5个服务中心(驿站)及宁波大学、宁波报业集团等机构选聘观察员、建立联络站,覆盖企业权益保护、招标投标、跨境贸易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
三是建立一个机制。在全市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中设立联络站、观察员问题反馈“绿色通道”,实施清单化管理,定时督促相关部门完成整改,办理满意率达100%。
发挥载体优势,放大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当好企业群众诉求“快递员”。发挥直面企业优势,收集、整合相关意见建议并做好精准反馈。今年第三季度营商环境联络站、观察员座谈会现场收集问题39项、建议35项。
二是当好惠企惠民政策“宣传员”。及时传达国家、省市营商环境政策,广泛宣传宁波市营商环境建设成效,今年各联络站、观察员参与《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活动200余场,覆盖企业3000余家。
三是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参谋员”。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参与营商环境问题研究,撰写内部参考、调研报告等20余篇,高质量服务地方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积极举办各类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地方招商引资。如联络站宁波市温州商会通过搭建“3303”(全球温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多维度、跨区域资源整合,累计促成签约项目总额达217亿元。
二是广泛参与涉企服务。在企业风险防控、商标专利、合同纠纷等领域提供各类专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侧、市场侧增值服务。如联络站宁波市企业权益保护协会,通过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法规释疑、指派对口专业律师等服务,协助法院等部门化解各类纠纷20余起。
三是助力行业规范发展。聚焦企业需求和行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联络站加快行业标准出台,有效规范行业发展。如联络站宁波市招标投标协会出台《宁波市招标(采购)代理服务收费指导意见指引》,有效规避恶意竞争和价格欺诈行为,助力全市建设招标代理统一市场。
余姚市
建立“三位一体”模式
推动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余姚市贯彻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抓好营商环境联络站建设,创新实施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两员一官”(观察员、监督员、体验官)及营商环境公益服务中心机制,构建“联络站+咨询委+公益组织”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名邑”。
强化资源整合,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优选组建队伍。设立泗门商会、舜宇集团等宁波市级营商环境联络站2个,吸纳营商环境公益服务联盟成员19家,确定咨询委员会委员16名,下设5个工作小组负责观察、体验、监督等“两员一官”工作,其中5名推荐为宁波市级营商环境观察员。
二是规范工作流程。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余姚市无忧尽好营商环境公益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5个、工作规范35条。
三是畅通沟通渠道。建立联络站和“两员一官”等政企社信息联动机制,推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举措,及时反馈企业呼声,形成针对性工作提升建议40余条。
深化多措并举,丰富工作内容
一是以主题活动贯穿专项工作。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确定的主题活动贯穿至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四明山区民宿文旅产业调研、公益中心联盟成员单位沙龙等专项工作,目前已组织各类活动10余次。
二是以常态监督促成问题整改。组织宁波市级观察员和“两员一官”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现场跟办、沉浸式体验等活动,通过“专报+监督”形式提高问题整改效率,形成工作专报3篇,提出整改建议40余个,特别是咨询委提出“规范涉企执法”的专报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
三是以优势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依托联络站、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公益服务中心联盟成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宣讲、企业推广、法律服务、人才金融等专业服务,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已提供各类服务70余次。
实化改革攻坚,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以增值服务为切入点。将宁波市级联络站、观察员和余姚市“两员一官”、公益中心作为推进涉企增值服务的主要阵地和力量,通过听取意见,充分挖掘涉企增值服务内容,细化落地举措51项。
二是以涉企解难为着力点。将企业难题解决作为营商环境提升的突破点,对疑难事项委派监督员跟踪协调,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整改销号,问题整改率达97.8%。
三是以环境提升为突破点。建立营商环境评议机制,邀请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和“两员一官”对部门和乡镇(街道)进行打分,分值占年度考核分值20%。组织全市营商环境“十张名片”案例评选,造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氛围。
温州市龙湾区
优化改革观察员制度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创新实施改革观察员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性,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一号改革工程”建言献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精心组建队伍,进一步汇聚改革合力
一是人员选择标准化。通过部门推荐和人员特邀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法律顾问、媒体记者、商协会代表、市场主体等25名各行业人员组成咨询监督委员会及改革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两支队伍,每年进行部分更新替换。
二是观察内容制度化。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中的改革堵点、服务痛点和监管盲点,年初制定年度观察计划,改革观察员分领域分区块对接联系重点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工作对象,围绕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类实地调研走访、明察暗访、工作座谈等观察监督活动,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三是工作效能最大化。定期召开座谈会和相关业务培训,制定正向激励举措,将观察员工作成效作为评优评先重要参考,通过多环节有效互动,进一步提升改革观察员关心龙湾发展、关注改革难题的履责能力和工作热情。
丰富观察模式,多角度清畅改革堵点
一是体验式观察。定期组织开展“进中心、进部门、进平台”等集中体验行活动,观察员通过现场咨询、业务办理,体验办事流程、办理时间、申报材料、服务态度后,提出“加大容缺办理力度”“掌办知晓度有待提升”等问题27个,有力推动各部门迭代升级场景应用、优化提升办事体验。
二是评议式监督。依托“破梗阻·强执行·优服务”专项行动、审批服务类窗口“万人双评议”、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政务服务工作亮绩赛绩比拼活动等载体,把观察员评价作为重要一环,设置权重分值,组织专项评价,真正把观察员的地位立起来,从而有效帮助清畅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难点堵点。
三是示范式宣传。借助新媒体力量,制作“走读龙湾·营商环境体检官”短视频,改革观察员面向社会和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商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激发公众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热情,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积极局面。
完善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建立聘任机制。出台《龙湾改革观察员活动方案》,明确队伍组成、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内容,确保有序、规范开展咨询、监督、观察活动。
二是完善反馈机制。对观察员反映的问题和调研的情况,协同各部门认真核实、及时处理,反馈进展情况,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结果运用机制。在核实的基础上将改革观察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部门或乡镇(街道),如有必要可通过媒体报道、《督查通报》、龙湾改革公众号等载体反馈通报,切实将咨询、监督、观察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生动实践。
绍兴市柯桥区
发挥观察员“观察哨”作用
推动“营商+生态”双优环境建设
柯桥区作为国家绿色印染生产研发基地、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区,通过营商环境观察员“环保观察哨”模式,完善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助推营商、生态协同提升。今年以来,观察员提出纺织产业环保建议18条并有效处理,助力实现全区大纺织产业产值1018亿元、增长10.1%,持续发挥支柱作用。
建立队伍强督导,优化营商生态双环境
一是打造观察队伍“人才库”。营商环境观察员联动生态环境特聘观察员,累计聘任“观察员”80余人次,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代表参与全区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热情。
二是召开双优环境“恳谈会”。完善营商环境多层次监督体系,举办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双优“恳谈会”,通过观察员收集兑现政策补贴、保障用工需求、大气环境治理等合法诉求、建议。
三是聚能环境监督“亮颜值”。观察员深入禁烧巡查队、河道水质突击队和志愿绿色先锋队,一线督查大气、水质等问题86个,近五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23%,Ш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持续保持100%,以优质环境质量提升区域营商竞争力。
市场主体点带面,激发绿色新质生产力
一是筑牢源头替代屏障。经营主体观察员率先垂范,试点通过低 VOCs原料“可替尽替”规范提升纺织复合行业VOCs排放,目前全区208家复合布企业完成源头替代,腾出VOCs容量2907.86吨/年,环境治理成本节省17万元/天。
二是培育绿色生产动能。推动印染企业在设备、工艺、产品、管理等全链环节应用能源梯级利用、无水印染等技术,观察员代表傅双利的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与省生态环境厅合作“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领雁项目。
三是创新资源协同转化。成功运行国内唯一城市建筑垃圾和生物质固废转化生产生活所需的燃气、工业蒸汽和生物质碳等再生能源项目,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
政企协商强服务,厚积企业发展新势能
一是强化要素配置“硬保障”。针对观察员提出的“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建议,制定《关于调整完善柯桥区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管理政策的意见》,为6大类产业项目提供要素保障,2024年完成排污权交易34宗,金额692.44万元,办理69笔排污权抵押,金额55.55亿元,占全省75.2%。
二是打好精准帮扶“组合拳”。抓住“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观察员适时提出“设备更新企业负担”问题,区财政安排1亿元用于印染行业环保技改设备奖励、5000万元用于后整理企业环保设施更新奖补,配套4个组42名成员快速精准入企帮扶指导。
三是纠治应急减排“一刀切”。制定大气治理攻坚应急减差异化管控措施,根据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A类企业核定排污权指标保持不变,B、C、D类企业分别冻结2%、5%和10%,给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和可预测的营商环境。
江山市
推行“益企观察”制度
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底色
今年以来,江山市强化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益企观察”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为载体抓手,建立健全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延伸监督触角,做到服务有为、观察有效、保障有力,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建强队伍,夯实为企服务组织基础
一是优选人员队伍。按照“有素质、有意愿、有口碑、有能力”标准,通过社会公开选聘、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渠道,从涉企党代表、涉企人大代表、涉企工商联代表等人选中,选聘19名营商环境全域观察员,并由市营商办发放聘书上岗履职。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制定出台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职责、聘请规则、保障制度、工作要求,并逐一签订履职《承诺书》,全面加强营商环境观察员管理。
三是精心组织培训。依托政企通、乡村大讲堂等平台载体,定期邀请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就政策落实、金融服务、典型案例、实践经验等方面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观察员履责能力。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培训5次。
搭好桥梁,完善多元观察对话机制
一是深入一线挖线索。持续发挥营商环境观察员“宣传员”“联络员”“监督员”作用,深化为企服务机制,常态化参与“组团联企”“亲清茶叙会”“政企恳谈会”等为企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观察员通过深入园区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累计对话企业100多家,收集反馈各类问题建议110个。
二是线上便捷提问题。依托“企呼我应”平台,通过后台增设观察员身份权限,开放企业问题直达端口,营商环境观察员无需身份认证,即可便捷上传、查看企业问题。截至目前,营商环境观察员通过“企呼我应”平台反馈问题63个,解决60个。
三是集中体验献良策。组织参与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基层便民服务大厅集中体验活动,通过“企业主、办事群众”角色分饰、沉浸式体验,围绕行政审批服务、数字化设备使用等零距离感受政务服务过程,开展互动交流。今年以来,已收集反馈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意见40余条,吸收改进35条,有效促进政务服务优化提升。
落实闭环,构建高效观察监督制度
一是强化综合评价。建立观察员回访机制,由营商环境观察员对问题督办效果进行评分,对答复意见满意的,进行销号和备案管理;对答复意见不满意的,通过党政碰头会重点督办,要求责任单位说明原因、限期整改。截至目前,累计发送督办件15件次,协助解决减税降费、融资信贷等难题12件。
二是强化跟踪督查。将营商环境观察员上报问题纳入“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处置监督“双闭环”体系,建立“绿黄红”三色预警、三级分类监督机制,对正常流转的“绿色”件,日常监督跟进;对不满意、超期办结的“黄色”件,邀请观察员参与,开展联合监督;对可能存在作风和腐败问题的“红色”件,同步抄送纪委监委员,启动快查快办。
三是强化效能提升。建立办理情况分析会制度,邀请观察员、企业代表列席旁听,各问题领办单位总结汇报办理情况、现场解答观察员疑问。截至目前,已邀请62人次观察员参加分析会,企业合理诉求解决满意率达99.5%。
来源:以上信息由宁波市委改革办、余姚市委改革办、温州市龙湾区委改革办、绍兴市柯桥区委改革办、江山市委改革办提供,欢迎网友在本公众号“竞跑者”栏目留言谈实际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