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在网信事业发展的新格局下,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建党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是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主旨主线,也是一切文明型公共治理的基本维度。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推动网信事业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是网信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
网信事业发展,宗旨在于“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服务百姓、惠及民生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政府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网络,为人民办好网络、管好网络,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让网络真正成为人民政府听取民意、为民服务的技术管道,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保障和牵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引擎。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对于互联网企业,要坚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并行、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提高其使命感与责任感,更好地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网信事业发展,根本在于依靠人民。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网信事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善于运用网络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通过加大网络问政平台、监督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建设,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智慧,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好人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社会工作治理体系,真正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人才,需要一大批卓越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为促进国家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网信事业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到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再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国家都在致力于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同时,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但是,对于那些尚未联网的中国人来说,“不会上网”“不愿上网”“没有条件上网”等因素正在拉开其与线上人群之间多方面的差距。互联网的不平衡发展、尤其是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乃至正在加深。
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需要加大对网信事业的投入力度,补上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短板,以互联网促进我国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互联网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网信事业立足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网信事业应该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践行新发展理念,治理与建设并重、正能量与主旋律共鸣,让互联网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利器”,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