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办理建筑许可”3.0版改革方案即将公布。方案明确,企业若要在上海设立社会投资项目,获得建筑许可经历的环节和时间,相比世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办理建筑许可”流程进一步压缩。
在世行十个评估指标中,“办理建筑许可”被公认为最难的一项。两年前,中国此项排名第172位,两年后排名第33位,创下全球单一指标历史最高增幅纪录。作为统计权重55%的城市,上海参与并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难能可贵的是,这不只是一次“应试”。2018年启动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已经让全市3200多个工程项目享受红利,其中社会投资项目占到一半。上接国际,对标全球一流;下接地气,解决企业痛点,上海走出了一条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路。
刀刃向内,减少办理时长
办理建筑许可是企业投产前面临的最大痛点之一。它包括从取得土地到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的全流程环节,时间跨度长、技术门槛高、涉及部门多。在上海办这张证,要和17个部门打交道。不清楚流程的企业,会因为细节问题拿不了许可证。远郊一家企业,因为停车位久拖不验,9年没拿到许可证,更因没有产证无法办理抵押贷款,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因为国内外特殊的经济形势,企业生存环境比以往复杂。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情况不可维持。企业便利一点,发展质量就会好一点。”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说,赶上世行测评的契机,上海大刀阔斧精简审批流程。
2018年1月25日,第一轮改革方案在市政大厦一间办公室内公布,大家一度觉得“不可思议”,也把那日特殊的大雪天气深深记在脑中。
彼时,在世行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中国“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位列第172名。提升空间很大,但从哪里做起?
经过反复考量,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决定用“作战图”的方式推进。在图中,上海与全球一流经济体、世行标准、中国另一座测评城市北京的差距、对策,以及改革步骤、节点一一标注出来。这成为每年年初必须进行的惯例。
最新的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前三的经济体分别为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这些全球领先者,是近年来上海重点学习的标杆。两年来,上海不断派出干部学习,也邀请对方前来指导。“我们一定能成功。”面对人们的担忧,上海相关部门表现出坚定信心。
但上海并不只是为了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涨分”。一些细节难点,如果不通过调研、不深入基层,很难发现。“走访企业中,我们发现材料重复提交、环节互为前置、图纸重复审批等痛点。归根结底是审批程序问题,需要政府刀刃向内进行简化。”上述负责人说。
围绕社会投资项目,上海先后推出“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提前介入、告知承诺、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1.0版改革,以及“一次申报、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发证”的2.0版改革。两轮改革后,再看中国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办理环节压减22%,办理时间至少缩减一半。
在上海经营实践的企业感受更直接。审批环节“减、并、放、转、调”之后,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能走完所有审批流程。青浦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查审批中心的二层,近千平方米空间全部打通,入驻十多个相关部门,供企业咨询办理。窗口负责人郁春华说,前来办理的企业并不多。依托“一网通办”,企业在线办理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
“在前两轮改革中,很多内容是我们企业看不到的隐形环节,但感受却是最深的。”上海伽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家特斯拉金属加工供应商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仅花费一天就办结施工许可证,如期生产。
扎根一线,增加服务深度
最新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中,质量控制指数已达满分,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跻身世界一流经济体行列。
“这是因为我们不是一味地‘减’,而是‘增加’了服务,确保工程质量。”松江区G60科创走廊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磊说,政府部门的提前服务已经在上海各个辖区成为风潮。
上海以前也有提前服务,但主要针对市重大工程。有时,政策再好,一般中小企业吃不透,“解不了渴”。“很多民企刚来上海,可能一辈子只做这一次工程报批。不像大企业会专门设立工程部进行操作,他们只能亲力亲为。但因为不专业,甚至连怎么报件都不知道。”张磊说。
在对接企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对办理建筑许可的提前服务需求旺盛。于是,政府部门的“店小二”们主动走进一线,把各大企业的对接人拉进“好友群”。
每周四,青浦区街道镇的工作人员要去企业走访。“我们楼群多、面积大、结构多样。办起建筑许可证会不会很复杂?”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考虑落户青浦,但在拿地前犹豫不决。经过沟通,“店小二”全程代办,精测公司只派出一个对接人、一枚电子章。
“一年中我们走访了100多家企业,他们的诉求各式各样,有的在我们看来很‘奇葩’。但接触多了才了解,我们专业人员认为最基本的常识,企业未必了解。而这些诉求恰恰是扼住企业发展喉咙的关键。”郁春华说。
如果说以上是办理建筑许可的固定剧情,那么企业无法预期的特殊需求,就需要花费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去满足。
深圳顺络电子计划进驻上海,它是华为手机的配套供应商。企业负责人了解到,通过常规国有用地收储出让模式,企业拿地需要一年多,但迭代速度快的电子产品等不了,为此焦虑不安。松江“店小二”了解后,创新采用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模式,从另一家企业“让出”89亩闲置多年土地,盘活存量资源。成为全国第三例同类创新案例。
打破常规又不违规,松江百事公司在“店小二”帮助下,将新建工厂连廊的使用权和产权进行分离,使其顺利横跨市政道路,提升了企业产能。
在项目中进行的创新经验,正成为上海招商引资的一种姿态,形成了示范效应。上海市住建委表示,重点项目采用的主线审批事项“容缺后补”、辅线评估评审“甩项后置”,将扩大适用范围,在全市进行推广。
所谓“容缺后补”,即在重要的主体材料完整的情况下,允许一部分非主要的材料后期补上。“甩项后置”指的是,针对项目分阶段、分片区建设的特点,一期一阶段项目所涉的部分第三方评审,充分信任,以“告知承诺”的方式甩项后置,不作为开工前置条件。两者都是特斯拉、积塔半导体、超硅半导体项目落地、刷新上海速度的关键所在。
“广泛推广复制重点项目经验、不断纾解市场主体痛点,成为下一步上海优化办理建筑许可营商环境的主要目标。”上海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工作人员表示。
自我加压,增加服务广度
两年间,一个细微变化正在发生。对标全球奋起直追的上海,开始被其它城市学习借鉴。
从改革最初,上海就定了明确目标,通过自我加压和扩围提升,全面改变企业体感,助推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
世行营商环境测评,主要围绕一个虚拟仓库的建造流程,二层、1300平方米。上海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很难找出这样的小仓库。若以此为改革对象,企业很难有获得感。在1.0方案中,上海就把改革项目范围从1300平方米的仓库,拓展到3000平方米的各类社会投资项目。如今再度扩围到1万平方米以下的社会投资项目,扩大受益面。
比世行标准更优,上海也在尝试在细节上超越一流经济体。上海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设的“一站式受理中心”,在香港“仓储牌照审批中心”的基础上扩围,把所有社会投资项目囊括其中,并且对标国际商事仲裁通行做法,发挥上海市建设工程仲裁院专业、高效、灵活的机制特点,将其打造成为上海、长三角、全国、亚太地区有鲜明特色和市场口碑的专业性仲裁机构。
在全球坐标中,在中国指标里,上海依然大有可为。上海市住建委透露,根据世行最新反馈情况,因为出台时间较晚、获利案例数不够,2.0版方案的部分改革措施没有得到采纳。“但是世行充分认可了这些措施的合理性,预计在2020年充分发挥效益。”但在3.0版方案中,上海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根据方案,上海建设审批今年将进入“一时代”。加大审批资源的整合,做实、做强市、区两级的审批审查中心,全面推行“五个一”。“只登一扇门”,即企业只需跑审批审查中心一个机构;“只对一扇窗”,即企业只需在一个综合受理窗口就能办理所有相关事项;“只递一套表”,即企业只需一次性在一个窗口递交所需表单;“只录一系统”,即企业只需一次登录一个统一的审批信息系统;“只见一部门”,即企业自报建至竣工验收只与审批审查中心一个部门打交道。
针对企业办事的“隐形时间”,上海今年清理一批无上位法支撑的中介服务事项。推行标准替代或前置一批,针对只涉及工程项目本体,且对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影响较小的事项,用纳入设计专篇,或者实行标准替代。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多测合一,整合归并一批。针对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推行实施分类管理简化程序、精简受理条件、告知承诺、甩项后置等举措,提高办事效率。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让市场主体说了算,必须把企业的满意度和需求度作为改革的发力点和着力点。”上海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