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江小涓|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需关注的三个重点

时间:2021-01-08 09:10:55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12期  作者:促进网
       近些年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重视和推进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理论研究主线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机关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为我国机关运行保障工作作出了贡献。现在,国管局及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面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实现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面临着实现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为了回应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近年来,国管局制定了坚持以推进集中统一管理为方向,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成为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国管局积极开展了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研究及顶层设计工作,同时在贵州省管理局、山东省管理局、浙江省宁波市管理局分别开展数字化建设相关专项试点工作。为了准备这次会议,我简要了解了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感到这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既有整体谋篇布局,也有具体画图打样,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国管局及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通过与高校合作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研究工作,围绕基础研究、实证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各地方政校合作的高校机关事务研究中心也相继成立,学界开始逐步关注和参与到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工作中,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开了好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学术活动组织、交流平台搭建、研究成果宣传等方面也努力做了一些协助工作。
  下面,我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行政管理学界参加和推动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工作谈三个重点:研究发展规律、研究问题特点、研究实践进展。
  一、研究发展规律,明确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内在要求。数字时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的内生动力为落实“节约型”机关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我国机关事务服务保障的工作模式正在从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向集约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数字技术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精准地掌握保障机关运行的各类物质资源的使用状态,进而以更有效的调度、更精准的匹配,实现更低的资源消耗,从而为机关后勤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
  二是要深刻认识数字化是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信息社会将数据、信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其“连续性创新”规律既要求政府保持不断更新的速度与能力,也使得政府可能利用更为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更高质量的治理绩效。对于机关事务工作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工作职能的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的快速增长,而且意味着动态变化的风险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机关事务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关键。
  三是要正确认识数字化是实现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数字化等同于建网络、上系统,而是要努力把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数字化建设的定位与价值。数字化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构工作流程、创新体制机制的必要支撑,也是数字社会形态下实现机关事务服务保障职能的必要前提,更是构建机关事务新发展格局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问题特点,助力做好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要研究如何在技术上实现“系统性”。机关事务涉及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统筹管理和服务,这要求机关事务的数字化方案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做好系统规划,综合考虑数据、算法、算力和应用平台等各部分的有机整合,同时充分挖掘应用场景需求,以点带面、由面及点,走出一条敏捷化、个性化、生态化的技术集成之路。相比其他领域的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当前还处在探索、试点过程中,应该用好后发优势,充分吸收其他部门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形成系统创新。
  二要研究如何在数字化进程中实现“双轮驱动”。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内涵外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已从过去的“业务驱动”模式逐渐转变为“供给与需求双轮驱动”模式。“业务驱动”是在既定的业务流程框架下,探索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和效用,通常以管理者为中心,往往会导致各部门业务系统相互分立、数据“割据”;“双轮驱动”模式则是从机关事务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深化供给侧改革,重塑业务流程,以管理效率的提升来推动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要在组织上实现“协同性”。电子政务以传统科层制的分立式结构为依托,将数据、系统分散在业务部门,以适应位于供给端的部门管理者的办公习惯和既有规定;而数字政府则以平台化转型为建设核心,致力于构建与数据整合共享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更好对接供需两端。机关事务虽然不像政务服务那样需要满足多元主体的需求,但其同样面临如何更好匹配供需双方的压力与要求,特别是伴随着数字机关事务职能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如何安全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机关事务的服务供给,将逐渐成为突出挑战。因此,要努力实现多方协同参与服务供给,进而精准匹配供需双方。
  三、研究实践进展,助力解决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堵点难点
  首先,要重视研究处理好发挥各方积极性与统筹一体化进程的关系。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探索多种模式多种路径。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推进和应用,同时也产生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的不一致影响共享和整合、影响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供需的精准匹配等问题。目前,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充分吸收借鉴我们前期探索和整体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确保整体建设行稳致远。
  其次,要重视研究机关事务数字化中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机关事务的工作内涵包括监管和服务两个方面,因而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内在地要求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数字化转型。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针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构能耗等机关事务主要管理指标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数字监管体系,在全面掌握机关单位资产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全流程监管使用、运行情况,并以智能算法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和异常风险。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则是在监管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提升机关单位资产的运行效率和供需匹配的服务效率。二者都体现了以数据驱动管理、以数据提升服务的思路转变,这也是在机关事务不同场景下,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切入点。
  最后,要重视研究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安全保障问题。机关事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事务,必须正确处理安全和应用的关系,同步推进与业务应用深度融合的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实现数据安全和机关事务运行安全。尤其随着数字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我们面临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安全风险,线上线下融合的全面性、互联互通的跨边界性,都使得局部风险可能演变为整体风险,技术风险可能延伸至业态风险,虚拟风险可能反馈于现实风险。这也自然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加强风险分析、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机制建设。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