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气象不仅能实时显示台风与上海的直线距离和运动路径,还同步更新全区各街镇24小时的降雨情况。”今年7月,台风“烟花”来袭,普陀区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新近上线的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模块和智慧防汛模块为防汛防台的统筹协调及应急处置提供了科技助力。“在‘一网统管’平台之下,城市运行的数字体征不断更新,精准实时提供各类降雨量、风力、道路积水等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城市状态,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更多元的信息。”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张军表示。
从迎战台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安全充电、智慧梯控,到沿街商户管理、特殊人群管理等等,在普陀15个应用场景汇聚在“一网统管”平台,为城市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2018年,普陀区“智联普陀”1.0正式上线,26类传感器、10个点位“神经元”,聚焦消防安全、电梯运行监测、居家养老、垃圾分类、水质监测等城市运行的多个纬度。2019年,迭代升级的“智联普陀”2.0聚焦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研发更多智能应用场景,并持续推动区级平台、专业部门、街镇居村的深化应用。2020年,根据市、区“一网统管”建设要求,在“智联普陀”2.0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打通“市-区-街镇”三级城运平台,实现数据互享交互、平台互动连通、业务跨级协同,任务上通下达。
善治:应用为要 管用为王
善治,通过“一网统管”的平台不断夯实城市数字底座。在平台之上,及时“观、管、防、处”。“从发现、管理、预防到处置,形成一个快速反应、高效解决的治理闭环。”张军说。
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清运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依托“一网统管”,不仅可以在大屏上直观了解店铺垃圾分类情况,还能对商户垃圾倾倒的量进行分析。真如镇街道的4条马路,230多家沿街商铺目前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定时清运,通过发放关联店铺信息的IC卡,借助手机APP记录前来倾倒垃圾的商铺名称、电话号码、投放时间、投放数量等信息数据,实现了比手动“台账”更细致的数据积累和统计,这些数据实时联动到街镇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每天每条马路垃圾收运量多少、哪个时段垃圾量多、什么垃圾的量比较集中都会及时呈现在大屏之上。清运部门依据模块内的数据对比分析,对道路保洁人员和清运车辆的配比进行调整。
智治:科技赋能 精准发力
智治,以智能化、信息化为突破口,精准把握城市运行体征,悉心听取舆情民意,从城市治理的难点痛点和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出发,拿出绣花般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五年来,普陀的“一网统管”不断在城市治理的“痛点”上发力。
在曹杨新村街道,由4个24小时清晰拍摄画面的超高清定焦摄像机和依托街镇“一网统管”平台的高智能软件联结组成的“曹杨眼”,不仅能拍下高空抛物的画面,还能通过智能软件学习、识别、定位、描绘抛物的行为模式、运行轨迹与确定精确时间。“曹杨眼”的学习与分析能力堪比人脑工作模式相似,却比人脑强大无数倍,即便在黑暗的凌晨,哪怕高空抛下了一个烟头,它都能立即精准捕捉,并刻画出来,为相关部门的后续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道路乱设摊是城市管理上的“牛皮癣”。以往这类管理都是通过城管执法队员巡查去发现,摊贩们时常和城管执法队员玩起躲猫猫。“一网统管”推进过程中,长寿路街道在辖区内的大小道路都安装了监控设备,接入661个探头全时段、全方位对道路进行监控。通过大屏,工作人员就能发现路面情况,同时派单给片区里的工作人员,组团处置。这样的处置方式不仅减少人力还提高了效率,并且监控视频可作为处置的依据。未来的城市管理“拼”的是速度,看的是效果。而“一网统管”的应用就是提升城市管理能效的“加速器”。
共治:民需导向 多元参与
共治,吸引多方参与,提升市民与市场的参与,推进“一网统管”效能提升。12345市民热线,是市民反映诉求、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不断提升热线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结合“一网统管”建设,挖掘热线的“数据金矿”,研发了热线研判系统。研判系统以12345市民热线数据为基础,实现智能分析,做到全域透视、热点聚焦、预判预警,对市民可能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前发现,提前关注,化被动为主动。
春夏之际,白蚁问题是12345市民热线上居民集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在对居民诉求进行了分类,并对整个处置流程在系统内进行‘跟踪’,一一记录在案、留下痕迹。”张军介绍道,当系统内数据积累到“一定量”后,系统将针对问题类型、发生时间段、发生区域、受理部门等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多种可视化的图表,从问题“发生概率”中进行“共性需求”挖掘,从而为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区城运中心采取了“1+N”的模式,将数据结果在各街镇进行共享,帮助基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赋能,推进事项处置。
此外,“一网统管”建设还离不开创新科技企业和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建立治理数字化转型顾问团,吸收互联网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普陀将通过产学研用“神仙会”机制,扩大“一网统管”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
目前,区城运平台已与30多个部门、10个街镇进行对接,接入数据超过千万项、11万余端传感器、1.6万余路监控探头、100余台执法记录仪,对城市运行状态实时感知,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智能发现”、从“人员跑腿”到“数据跑腿”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从建立物联管理、数据平台到完善应用系统,普陀区以数据为基础、平台为支撑、应用为导向,搭建了数据驱动的区级大数据资源分平台和区公共数据赋能分平台,构建起“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统管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应用体系。当前普陀的城市运行15个轻应用已上架政务微信,推进基层一线的移动端统一应用,实现集约化、扁平化管理,打造善治、智治、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随着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1.0的上线,普陀的“一网统管”建设不仅更具力度,还将更精细、更具品质,以“数智”之力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普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