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漯河市市场监管指标得分82.14分,排名河南省第一位,较全省平均值高2.67分,助推漯河市营商环境评价整体位次由上年度的全省第六提升至第五。
对营商环境进步带来的变化,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漯河市某公司要参与一个项目招标,曾因经营中发生过过错,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失信名单”,眼看要失去这次竞标机会,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开通了信用修复“直通车”。“整个过程一次都不用跑,全是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提起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效率,该公司负责人赞不绝口。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壮大的土壤,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炜介绍,近年来,该局牵头市场监管指标,立足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协调机制,创新监管机制,力促市场监管指标和服务质量再优化、再提升,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厚植发展沃土。
漯河卓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晓辉有个感受,近几年企业接受检查次数变少了,因为职能部门来检查,不再是单独行动,而是几家“组团”联合进行。这番感受来自于越来越严格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漯河,各职能部门平时不能随随便便到企业检查,有年度检查任务的,年初要列入全市的检查计划。由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等,进行归纳合并后,制定出全市的“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计划,执行中严格按计划进行。早在2018年,漯河市就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了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和市县(区)两级监管“四个全覆盖”:即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对象全覆盖、执法人员全覆盖、成员单位全覆盖。
今年以来,漯河市统筹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大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工作力度,整合优化部门抽查检查事项560余项,建立部门联合计划91次,是去年的近2倍。截至2022年6月,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51次,是去年同期的近7倍。
为了做到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扰”,漯河市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监管。根据“双随机”监管结果,将市场主体风险从低到高划分为ABCD 4个类别,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高的D类企业,有针对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2019年,漯河市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全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开发建设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信息176.9万条、风险预警信息36.7万条,建标ABCD 4级全量信用风险分类,构建智慧分析、食安地图、信用预警、综合监管、移动平台五大模块,实现信息采集常态化、信用分类智能化、信用评价可视化、信用预警动态化、信用分析自动化、信息使用便捷化六大功能。在此基础上,漯河市不断推进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实现全量4级风险分类监管,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我约束管理,依法诚信经营。
漯河市还构建起以食品安全监管为特色的“互联网+监管+服务”体系,对市场主体实现了智慧监管和精准服务。建成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已将490家食品生产企业,1.6万家食品流通企业,5058家小经营店,纳入“互联网+监管+服务”范围,汇聚各类数据164329条。餐饮特色应用系统已将602家学校食堂、102家机关事业单位食堂、6203家社会餐饮单位纳入“互联网+监管+服务”范围。
与此同时,漯河市服务于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真正让市场主体“进出自由”;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全面进入“一表填报、一网提交、一窗办理、一照通用、一次不跑、一分不掏、一天办好”的“1时代”;在河南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歇业“联办并审”机制,将市场主体歇业时申请办理备案及市场主体歇业涉税事项、职工参保登记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部门业务内部网上流转、限时办结,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