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长寿区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主题,抢抓重庆市推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契机,不断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
坚持系统优化,提升投资项目便利度
以广泛容缺受理基本实现即来即办。长寿区充分用活信用审批的“减法”换来投资发展的“加法”,在企业投资及政府投资项目领域全面实施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以归集在库的百万余条信用数据为纽带,搭建“各方承诺、承诺即办、容缺受理、过程监管、失信惩戒”的项目监管框架和服务模式,解决了项目等地、审批耗时等问题,为项目落地节约时间成本80%以上。以工业投资为例,对暂不能提供齐备的非核心技术资料,只要企业作出15个工作日内补正指定材料的书面承诺后,审批审查部门按照“承诺即为有”的原则,当场作出审批审查决定。目前,长寿区在项目立项、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等24个事项提供46项可容缺材料。
以主动提前介入突破实现“拿地即拿证”。长寿区聚焦土地要素资源自主有序流动,率先打造出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督有效约束”为核心的治理新路,创新探索将土地保障承诺视为土地正式要件,在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审批审查事项办理中等同运用。重点聚焦打破原有“竞得土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缴纳税费—办理交地手续—开展地籍调查及测绘—取得不动产权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常规线性审批模式,在工业项目办理交地的同时就运用信用数据库进行前期审验,将土地供应与权籍调查合并,将不动产登记与规划许可予以并联办理,企业只需要对接一个窗口,即可实现“出让即申请,完费即登记,交地即交证”,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近90%。目前,重大产业项目可常态化实现“拿地即拿证”,该项改革做法纳入2021年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
以实施专员制度创新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长寿区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目标,储备推进61个特别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900亿元。为加快特别重大项目建设,长寿区建立特别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从区级各部门街镇“一把手”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优秀干部中选出66名服务专员,采取“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服务特别重大项目。这些专员工作经验丰富,对项目推进“难点”“卡点”熟悉,协调服务能力强,他们从项目论证调研一直服务到建成投用,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跟踪协调服务,同时建立对服务专员的专项激励机制。在各方面的努力下,2022年1月~7月份,61个特别重大项目已在建26个、完成投资61亿元。
坚持信用发力,提升助企发展精准度
紧盯破解流动性困境,最大化用好信易贷工具。长寿区依托重庆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面向银、政、企、民四类主体,开展全区所有街镇和园区全覆盖的线上线下注册宣传活动,引导企业实名注册、查询认证授权、融资在线申请、授信及时反馈、风险全程跟踪等融资服务,仅8月份就新增注册企业236家,环比增长1.8倍,新获授信410余万元。长寿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市场主体基础,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打造长寿区独有的中小微融资服务平台—“寿易贷”平台,平台通过对企业信用数据的专业化分析,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对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并推送到不同金融机构,并建立起由银行、政府和专业担保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企业发展诉求。“寿易贷”已累计注册企业近200家,入驻金融机构10家。
发力推进乡村振兴,最强力夯实信易农支撑。长寿区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农业市场主体为主要对象,聚焦经营产品、生产数量和村委会评价等核心指标,通过采集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信用状况等指标,建立形成具有金融价值的三级评价信用档案。加快批量授信改革,采用横向收集基本信息建档、纵向收集经营信息入库的方式建成覆盖区—镇—村的农村信用数据库,对全区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经营状况和信用评价的批量分析。2022年新评定信用村6个、信用户74户,累计评定信用村27个,信用户9.87万户,其中1.8万信用户获得授信支持。狠抓“政银携手”推动产业振兴,组建政银担合作贷款风险资金池、乡村振兴贷专项风险资金池、绿色园区贷款风险资金池,开发“柚子贷”等30余款涉农金融产品,1035户获得1.23亿元信用贷款,其中88户有机水产品市场主体获得授信2717万元,50户禽蛋市场主体获得授信1445万元。
锚定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最高效开展信用服务。长寿区出台《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按照1个企业服务专员对应3个~5个企业,对全区783家“四上”企业安排服务专员,建立起区委书记和区长带头、所有区领导参加、纵深覆盖处级科级优秀干部的服务专员制度。服务专员通过定期走访、常态调研、协调解决问题等方式,点对点帮扶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重大问题报告区政府专题解决。坚持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领域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按照“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原则,在税务、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公共资源、劳动保障等16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对守信经营的100余家红名单企业依法给予各类支持。通过各方支持,全区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更加稳定,2022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0.5万户,总量达到7.4万户。
坚持以信践诺,提升政商环境美誉度
聚焦限时兑付诉求,持续打造政务诚信。为稳定市场主体发展预期,长寿区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质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惠企政策限时兑现机制等27条具体举措,对企业的诉求渴望予以制度性安排。长寿区提出,区级奖补政策兑现时间原则上自企业申报之日起不超过70个工作日,其中行业主管部门前期工作时间不超过55个工作日,财政部门资金拨付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通过对企业的公开承诺,让广大企业对扶持政策心里更有底、预期更稳定。2022年7月,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长寿区出台《长寿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有关政策措施》并提供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促进财政资金尽快产生经济社会效益,长寿区一方面进一步压缩申报补贴程序,另一方面在居民购车补贴等领域将财政补助时间压缩到30个工作日以内。
回应企业群众关切,持续抓好多方监督。创新企业“廉络员”制度,建立逆向监督体系,在全区“四上”企业、重点项目业主企业等重点企业中选聘300余名“廉络员”,通过纪检监察机关直接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直接听取收集一线企业对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畅通意见建议收集反馈的路径通道。选取26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61个特别重大项目的廉政监督专员,通过点对点的监督助力全区特别重大项目推进既有“加速度”又有“廉洁度”。创新推动“码上监督”,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各村社区、区级部门、办事大厅等人流密集地、办事集中地设置专属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查询信息、反映问题、开展监督,通过群众的“一键监督”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
提升前端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司法保障。坚持法律服务向基层,推动法律服务进园区下街镇到企业,创新设立长寿经开区巡回审判站,率先推行“一街镇一法官”,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就近调解审判,2022年上半年,“一街镇一法官”对接联络76次,延伸诉讼服务70次,巡回审理21次。坚持协调保障长效化,在重庆市率先出台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措施,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2022年上半年,驻院综合调解室诉前调解案件4621件,调解成功2436件,调解成功率为52.7%。坚持繁简分流模式化,推动民商事诉讼案件端口前移、机制分流、一次到位、速调速裁,将案件分流及简案办理前移到立案环节,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减到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