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江市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营商环境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又要聚焦当前民营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深入实施全省开展的“五大行动”和我市持续推进的“两大工程”,加快解决一批营商环境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开展“政策清理完善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该放的放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给的给到位、该扶的扶到位”要求,持续用好“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推行“惠企政策计算器”,开展政策兑现“一站式”办理,实施涉企政策绩效评估。
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政策解读活动,特别是项目、资金等申报工作分类别、分片区开展辅导,梳理形成惠企政策专项清单,快速计算出可享受的政策红利,向市场主体精准推送,实现“免申即享、直达能享”。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政策集中兑现专窗,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一对一”全帮带办代办服务,实现惠企政策“分工查、一次办”,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及成效情况要及时开展“回头看”“中期评”等绩效评估工作。
开展“融资难题破解行动”
做实融资征信“白名单”,依法依规推进民营市场主体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水电气费缴纳等信息与金融机构共享,挖掘放大信用价值,提升信用贷款的可得性、便捷性。
推广“税电指数贷”,推出农产品“加工贷”,优化“园保贷”“制惠贷”“服保贷”“支小惠商贷”等特色贷款产品,推广运用续贷类、随借随还循环类等贷款产品,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使用信贷支持的规模。
运用好“银政协同”考核机制,逗硬落实对金融机构提高存贷率、提高制造业贷款比例等工作,给予财政性资金存款额度等支持措施。深入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同时,完善市县多元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市(县)应急借贷资金池、融资担保等工作力度。
开展“拖欠账款清理行动”
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信息披露制度及抽查制度,强化对拖欠账款清理,严格遏制新增欠款。
对政府投资项目,依法审查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对未落实资金或未明确资金来源的项目,不得列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严禁未批先建、先开工后立项,严禁新增政府隐债。
开展“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进一步巩固“水电气”保供控价的成果,扎实推进供水一体化政策,加快建设100兆瓦/400兆瓦时钒流液储能电站,完成购电公司组建,并尽快开展购储售电业务,加快工业供气管网建设及开展燃气市场整治行动。
今年,还将重点破解“人地运”要素保障困难。
在“人”方面,按照“吸人口、引人才”的要求和顺应新市民的需求,建立一条龙的“落户-社保-培训-就业-购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支持政策体系。
在“地”方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政策,加大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力度。对工业用地灵活采取国有土地租赁、弹性年度出让、先租赁后出让等供地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项目列入各级重点项目,按规定保障用地指标。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支持企业用地向空中发展,对建设多层厂房予以资金支持。
在“运”方面,将按照“一港三园一环线”的空间布局规划,提升国际物流港的口岸和物流能级,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物流要素、物流设施、物流企业集中布局、集聚赋能、集群发展。
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行动”
重点是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全面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开放,深化“数字赋能”“数字监控”,完善“远程”评标、“不见面”评标等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以“涉企事项园能办”为突破口,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政策。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完善项目分级协调机制,进一步削减项目许可环节和时限。严格执行企业停产、项目停工需报市长、县(市、区)长决定的规定。推广“一企业一专员”“一项目一专班”等服务模式。
畅通沟通渠道,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和企业制度,落实企业化解困难问题会商会、项目投资困难问题会商会“两会”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工程”
精准开展上市培育,推进骨干企业挂牌上市。
围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出台产业引导培育政策,招大引强,引培链主企业,带动延链壮链企业群体发展。
支持企业入围全省“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名单,力争全年5户以上企业成功申报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6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
实施“法务环境提升工程”
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法治化,我市将加大对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力度。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同时,优化府院联动机制,依法运用破产清算措施,及时推出相关企业市场出清和资产要素重整。
开展涉企执行案件专项清理行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升全智能诉讼服务水平,提升网上立案率、网拍成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