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市政务服务办获悉,京津冀三地营商环境相关部门最新联合制定《京津冀营商环境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围绕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产权保护五大重点领域,推动资源共享、互认互通、高效协作、同事同标、协同开放,营造京津冀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构建京津冀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商事制度体系,京津冀三地将加强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规则统一、流程统一;深化登记数据联网和数据交换;支持北京市朝阳区与天津市河东区、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北三县等试点地区开展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推动跨区域投资企业注销信息共享;推动企业注销信息与公安、社保、税务、海关等部门(单位)共享;符合条件的企业“一键迁移”涉税信息,无需办理税务注销再开业;企业申请变更住所跨登记机关辖区的,无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京津冀三地将探索创新联合监管模式,推进反垄断、药品安全、税务、生态环境等跨区域监管协作。共同制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计量技术规范;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协同合作机制;定期相互通报涉及三地生产者的不合格产品信息,及时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全面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京津冀“首违不罚”事项快速办理;实现涉税风险信息和风险模型共享,避免对区域内跨省经营企业重复检查;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8类信息列入首批跨区域共享信用信息目录;在交通、旅游、医疗等重点领域推进三地守信联合激励和信用监管联动。
京津冀三地将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不断提升区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进区域行政许可事项同源、统一规范,按照统一标准编制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在移动端服务专区新增30项高频办理事项,在三地自助终端开设京津冀事项办理专区;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推动区域通办事项全部纳入京津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实现申请人“单点登录、京津冀漫游、无感切换”;发布不动产权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等120类京津冀电子证照共享清单。
为深化京津冀口岸合作和通关监管一体化改革,三地将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提升贸易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支持三地海关口岸实施报关单优先审核、汇总征税、多元化税收担保、主动披露等便利化措施;推进京津冀“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加强三地空海港跨境贸易相关数据对接共享;推动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海港空港、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石家庄空港陆港融合发展,形成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推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三地四场”货运发展定位差异化、运营协同化、管理一体化。
京津冀三地还将立足区域整体定位及三地功能定位,完善协调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和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格局。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北京适宜知识产权要素向津冀流动;联合为电商平台、三地重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围绕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主题联合开展专题培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联合开展专利导航分析服务;完善案件移送、协助调查、送达执行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推动国家知识产权鉴定机构为三地当事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提供知识产权鉴定专业服务;建设数据共享、布控共商、监管共治、人员共训、创新共育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共同体;共同建设京津冀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知识产权专家库,不断创新知识产权人才职称评定、业务培训、创业就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