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振兴发展的“先手棋”,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部署要求,召开全市深化“九解一协调”提速江城新发展大会,深化“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2.0升级版,实施帮扶企业行动效能提升“十百千”工程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六大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
一季度,我市GDP达到390亿元,以7.3%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多项经济指标全省领先,实现“开门红”。1—2月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我市在东北地级市中位列第一。
聚焦解市场、融资、人才劳动力、投资、采购、清欠、技术创新、审批、司法援助难题和加强协调服务,建立完善十项效能提升制度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为常态化解决经营主体诉求提供有力保障。
吉林市急时雨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轻资产公司,在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无抵押物的融资难题。企业通过“吉林市助企服务平台”向“企业知心人”上报诉求,“企业知心人”吉林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刘慧抢抓省项目中心在全省范围组织项目融资路演机遇,帮助企业与各大省级银行建立融资联系,协调市金融办帮助企业获得吉林银行1000万元贷款。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帮助企业解决了建集采供应仓库、定制公交线路和招聘员工等多个诉求。企业对在吉发展信心满满,将继续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
“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开展以来,“吉林市助企服务平台”累计收集企业诉求11285件,已办结8576件。2024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诉求4756件,已办结3189件。
聚焦提升经营主体感受度,推动破解百个营商环境疑难问题。围绕企业反映强烈、尚未有效破解的疑难问题,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集中攻坚,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勇气。
市圣达气体有限公司厂区周边多个路段被划定为危货车禁行区域,影响合作企业的生产及销售运输。市、区两级服务企业办和“企业知心人”立即沟通对接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经过现场实地踏查,围绕企业7台货车通行的37条线路,逐车明确通行时间及路段,并办理相应通行证明,成功解决此难题。市交巡警支队还以为契机,科学调整全市运输企业通行时间及路段,有效缓解运输企业集中区域通行压力。
我市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推出“服务企业码”等100项惠企便企服务举措,推动实现“办成一件事,解决一类事”。年初以来,已解决营商环境疑难问题39件。
聚焦提振经营主体市场信心,打造选树千个企业满意典型事例。围绕“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成效,深入挖掘企业满意的典型案例,通过高质量、高频次宣传,努力营造“干部争先、社会聚力、企业共情、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年初以来,已培育选树“九解一协调”企业满意典型案例367件。
“排一次号、跑一个窗口、交一次材料,就能完成所有环节。当天办结,真的太方便了。”不久前,市民王先生到昌邑区政务服务中心工程项目审批窗口办理施工许可证变更,高效的服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政务服务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更有吸引力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我市实施政务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专班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推动1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实现好办、易办。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9万户,同比增加27.4%。全面深化“证照一码通”改革,改革事项由44项增加至49项。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市实施法治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健全完善“一案三书”工作机制。目前,全市7900余名执法人员、4000余项检查事项纳入平台管理,执法报备1万余次。编制“首违不罚”清单,纳入清单事项200项。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市实施市场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增量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增量审查文件21件。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12个,成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基地1处。加强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开展定向监测3710户次。
与此同时,我市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江城在行动,6月底前,全面完成涉企实事18项,同步提升要素环境、信用环境、开放环境,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