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作为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法律服务之一,正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司法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服务理念,主动用数据为公证赋能,持续强化公证服务供给,提升公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
数据共享
靶向提升基层便民服务
“现在我来公证处办理业务,不需要像之前那样带着成摞的资料,太方便了!”近日,来自鹿城的王女士向温州市华东公证处申办与其妹妹的亲属关系公证。该公证处运用大数据核查功能,立即查询核实了王女士的户籍关系,当日便完成了公证办理。
王女士办事后的满意度与幸福感,是公证处服务质效提升的直观体现。近年来,为解决公证证明材料繁多、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温州市公证协会率先完成政务数据共享。这意味着群众将不再需要四处搜集证明材料,而是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将切实解决公证证明材料繁多这一难题,有力推动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式、动态化管理。”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无证明”公证,真正实现数字赋能服务提质。
据统计,温州市现已实现车辆登记、不动产权登记、婚姻登记等38个信息的公证在线获取核验,160余项公证业务相关证明不再要求当事人另行提供纸质材料。今年以来,温州市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32259件,占总办件量59.1%。
公证服务“靠前一步”,只为群众办事享受更多便利。如今,随着政务数据共享的深入,温州市司法局正在打破公证处与政务服务间的“信息孤岛”,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数“智”平台
精准聚焦“智慧公证”发展
近日,乐清市某银行在乐清市公证处的帮助下体验了一项新服务——通过“易证通”在线公证应用系统,让因疫情滞留他乡的银行客户在线办理相关借贷合同手续,帮助银行客户解决了因疫情无法到现场而产生的各种借贷难题。
公证处办理“疑难急证”比比皆是,更是一种工作常态。如何有力击破公证过程碰到的“疑难杂症”?温州市司法局巧用数字化手段,走上了智慧公证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温州市司法局打破过去“坐等上门”的办证模式,运用大数据、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建成公证在线服务平台,并在浙里办APP、支付宝、浙江法律服务网等平台开设服务窗口,“零距离”联通群众。如今,温州市各公证机构已提供106项公证服务的在线预约和申请服务。
借助公证在线服务平台,群众们可体验在线身份认证、受理审查、数据核验、视频询问、电子签名、缴费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公证办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除此之外,温州市司法局还大力推动智慧公证“全球通”场景建设,联通海外商会、驻外使领馆、海外律师事务所等海外公证联络点,建立多点辐射、广泛覆盖的全球公证服务网络。
据统计,智慧公证“全球通”自建设以来已通过远程视频为华侨提供公证服务6986件,服务远程咨询11156人次,目前已在12个国家19个城市建设22个海外联络点,与65个驻外使领馆实现联通,为群众提供18项公证服务。
以“数”赋能
纵深推进司法辅助工作
在数字化建设的浪潮中,温州市司法局在强化公证职能、便利群众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公证助推司法辅助工作发展的新模式。
“感谢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帮助我拿到赔偿款,让我看到新生活的希望。”邓某是龙港市某泡沫厂的员工,一次工作中,邓某的左下肢不慎被机器绞断。经法院调解,邓某与其老板翁某达成协议,约定分三期支付赔偿款。但翁某在支付了第一期2万元赔偿款后,无力再履行剩下的20万赔款。
在得知情况后,公证处司法辅助工作人员利用“公证系统大数据核查系统”,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将翁某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反馈给了法官。最后,法官联系上了翁某的家属,其家属帮助翁某支付了剩余的20万赔偿款。
数字公证辅助司法工作,是温州市司法局结合群众需要、时代变化的创新举措。近年来,温州市各公证机构依托“公证政务数据”共享优势,将“线上查控”和“线下调查”有效结合,建立了“法证联动、精准查控、快速应对”的工作机制,协助人民法院完成调查取证。
“公证力量的加入,减轻了我们法院调查人员不足、调查不及时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以来,温州市各公证机构共协助人民法院完成调查取证206次,接收执行案件7713件,辅助法院采取查控、拟定法律文书等1837件次,有效缓和了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哪里有群众,公证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需求,公证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接下来,温州市各公证机构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司法服务需求的同时,让群众能享受到贴心温馨的公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