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 智慧应用

安徽合肥:“城市大脑”,让城市更智慧

时间:2023-03-29 11:00:02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促进网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赋能,兴业惠民。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数字中国”领先城市的总体目标,将“城市大脑”作为“数字合肥”建设的总抓手,在数字筑基、数字赋能、数字兴业、数字善政、数字惠民、数字协同等方面重点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在手机上申请之后,出生证明和户口簿不仅可以自取还可以采取邮寄方式领取,大大节省了跑办时间。近日,市民胡先生在“皖事通”APP上动动手指,就办理完成了所有手续,第二天就拿到了孩子的出生证明、户口簿。
  “在市大数据平台上,通过事项梳理、流程再造和系统数据整合,实现公安、人社、卫健等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市数据资源局资源管理处负责人说,利用人脸识别和电子证照等技术手段,围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出生申报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办理、医保缴费等事项,打造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跨部门联办模式。
  汇数据、治数据。近年来,市数据资源局持续归集海量数据,构建数据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数据基础能力。市大数据平台完成71家市直单位、282家区县单位350亿条涉及162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汇集入库,覆盖政务、社会和经济等领域数据,打造市级共享政务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100%归集、社会数据60%归集。同时,建立1166个数据质量稽核规则和1010个数据质量评估规则,融合治理24个市直单位21.47亿条相关数据,完善城市信息基础数据库,定制主题应用库,形成数据治理合肥做法。
  据了解,按照“真识数、善统数、能管数、会用数”的要求,市数据资源局正持续着力解决数据资源目录编制不规范、基础库专题库不健全、数据治理不精准、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实现全市政务数据在一个平台汇聚,一个标准治理,多部门应用。
  提升技术应用支撑能力
  搭建数据能力支撑平台,全面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贷款审批周期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现在的3分钟。”市政务能力支撑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赋能金融方面,通过提供市公积金中心、个人公积金缴纳信息授权查询、婚姻信息授权查询等16个信息能力,全面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合肥市政务能力支撑平台已建设能力共3013个(信息能力2989个、业务能力14个、技术能力10个),平台能力申请次数5591次,系统访问量43327次,系统用户量541个,能力调用量9526万次,为一码通域、不动产登记、合肥通、智慧人才、数字蜀山等60+类应用进行快速支撑。
  据介绍,市数据资源局将继续围绕提升基础性综合性平台建设实施与管理能力水平,结合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和数据工程“双试点”任务,深化对“云、网、端、数、用”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梳理能力支撑平台、智能运营平台等建设经验,全力提升业务支撑、技术保障和工作协同水平。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一个窗口一次办齐,不用跑各个部门提交材料,相比以前,现在办理流程太省心了!”近日,市民徐立正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城建窗口,为在包河区的一家房地产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
  对这次业务办理,徐立正很是赞赏。这背后是“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
  为让合肥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红利,市数据资源局积极打造数字合肥“底座中枢”,让数字赋能治理精准更高效。搭建“一朵云”,30家政府单位近60个业务系统上云,实现各县(市)区、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编织“一张网”,政务外网实现100余个市直部门、13个县(市、区)及近2000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安全接入,有效推动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成“一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累计服务360家科研院所、1840家企业,为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通过数据赋能,实现市民办事少填表、网上办、零证明、零跑腿。”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覆盖政务民生的422个业务场景中,数据赋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提高了数据的共享质量,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