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德国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诸如戴姆勒—奔驰、宝马、西门子、克虏伯等著名大企业。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德国之后,大家便会发现,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才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与发动机以及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同时也主导着德国经济兴衰和社会稳定。
据统计,目前德国拥有将近400万家中小企业,占该国企业总数的99.7%以上。在保障国民生计、抵御欧债危机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决了将近210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德国就业人口总数的79.6%,并贡献了51.3%的净附加值。
德国中小企业如此具有经济活力,与长期以来德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心脏以及增长与就业的发动机”,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最优先的任务之一”是分不开的。例如,为了支持德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德国政府制定了包括从国家立法、战略规划、机构设置、财税政策、信贷融资、培训制度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全方位地扶持德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在这些扶持政策中,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给予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最具特色,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效仿。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
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做实业的国家”,尤其重视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进而提升德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德国政府极为重视中小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升,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则成为了德国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德国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中小企业主及管理人员、创业者、各类技术工人和即将成为技术工人的年轻人在从事某种专业性技术之前,必须经过至少2—3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十年的发展,德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就是一种以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和相关工艺知识的教育为主,同时将部分时间(30%)在职业学校接受相关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这种教育制度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一边干一边学”的方式进行专业技术的传授。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以私法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合同,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业教育。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欧盟以及企业、工会、行业协会、私立机构等共同承担。其中,职业学校的开支主要由联邦州和地方税收来负担,学生在企业进行职业培训的所有费用包括一定数额的生活津贴都由企业来承担。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全年德国企业平均在每个学徒身上的总花费为15288欧元,其中61%用来支付学徒的工资收入,22%用来支付企业培训师的薪水,5%用以支付场地和耗材的费用,另有12%用在其他方面的花费上。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徒在培训过程中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服务,因此他们也会带来可观的收益,2007年每个学徒平均给其企业带来11692欧元的产值,也就是说,德国企业2007年为每个学徒的平均净花费为3596欧元。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联邦政府负责规范职业教育机构资质和管理,并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各州政府负责职业学校的内部事务,包括课程安排、教师培训等;地方政府负责职业学校的外部事务,包括校舍兴建、教学资料购置等。
具体而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通过商会或行会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商会或行会对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不同商会或行会负责不同的培训职业。工业和商业行会负责58%的职业培训,包括电工、机械工、银行文员等。手工业行会负责30%的职业培训,包括面包师、泥瓦工、花工等。还有其他行会,负责包括公共服务职业在内的其他职业培训,例如,老年人护理工、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等。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始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贯穿“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等职业精神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们严谨、负责、认真的态度。正是有了这样完善而严格的职业教育制度作为支撑,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也为中小企业生产一流质量的产品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总体上的德国“质”造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的终生岗位职业培训
除了职业教育制度,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员工的岗位职业培训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倡并支持通过终生岗位职业培训来培养和锻炼出最好的技术和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培植德国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岗位职业培训,不仅可以极大缓解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也能够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保持、适应或扩展职业行动能力及职业升迁和换岗的可能性”。在德国,员工一旦正式进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就会为他们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和业绩能力而量身定制员工职业培训计划。
在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岗位技术和在职管理培训方面,培训项目门类繁多。起初,德国中小企业开展岗位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本职业培训,诸如新进员工培训、管理培训生培训、员工适应性培训、知识技能和能力拓展性培训、员工晋升培训、换岗培训、中层及以上经理人员领导力培训等。20世纪90年代《联邦职业教育法》颁布后,终生学习的理念得到广泛倡导,更多的培训项目开始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员工职业行动能力而展开。所谓职业行动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职业、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客观思考能力,以及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具体来说,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客观限制,德国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岗位职业培训一般是依托联邦州政府资助的商会或行业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