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政务 > 行业要闻

政务公开贵在落实 不应“藏头遮尾”

时间:2018-04-28 09:50:32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促进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做好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其中,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对于重大政务舆情处置不力人员要通报批评或约谈。(中国政府网 4月24日)
  事实上,政务公开是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现实需要。可以说,它是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新的法治环境下的新表现形式之一,是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的产物之一。2008年5月1日,我国就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笔者看来,政务公开的关键还是贵在落实。
  首先,客观而言,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务公开工作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在权力清单、财政预算等重点领域,以及社会民生等事项方面的公开情况也都做得比较不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务公开更是不断推进。比如:针对理念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工作实效不理想等问题,有关部门是想方设法,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政策越来越透明,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有效保障。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如今一些地方领导的政务公开意识依然不够强,特别是县、乡两级官员,常常是“藏头遮尾、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用人民群众的话来描述,就是“打开了窗户,还关着大门”。此外,“懒政”这一行政作风的顽疾也成为了政务公开的绊脚石。比如:有的政府网站主页不但更新的频率非常低,还常常只将一些虚头巴脑的八股文件亮出来充数,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的甚至成为了“僵尸”的翻版,不仅麻木呆板,没有新鲜感,也没有任何的实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获得感。
  为此,笔者建议:其一,在公开内容上要“实”。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也就是说,要将工作的一切出发点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唯一标准,政务公开尤其如此,一定要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把他们最关注,与其自身利益最密切的信息,予以全部公开。其二,在公开方式上要“活”。政务公开平台应针对不同受众,按照“规范、实用、简明、灵活”的原则,不断丰富政务公开形式,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并被有效接受。尤其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建好一些新的载体。比如,城市政务公开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各种新媒体载体进行公开。其三,在公开规程上要“严”。在公开的过程中,应从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出发,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推进机制,并结合有力的考评办法,接受群众监督,强化督查问责,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权在用、人在看”“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各级、各部门只有按照国务院部署的政务公开要点,依法行政,逐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才能给社会公众更多获得感,也才能不断提升政府形象和美誉度。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