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广东市场监管人挺身而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大无畏精神奋斗在战疫一线,他们坚守在农贸市场、监管一线,他们整治野生动物交易、严查假冒伪劣防疫物资、打击哄抬物价、稳定市场秩序,他们在团圆节日不得不与家人分离,有的甚至累倒在工作岗位。
在积极战“疫”的同时,他们还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安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广东市场监管特别推出「光荣榜」栏目,报道这个优秀群体的典型代表。第一期亮相的是“全国文明单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与登记注册处。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疫情之下,为了稳住市场主体,广东出台一系列相应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生存发展。惠民利企政策的背后离不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和榜样力量。其中,省局行政许可与登记注册处(以下简称许可注册处)受到全国文明办表彰,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加快资质审批
展现战疫担当
“新冠疫情爆发得太突然了,对医用口罩的需求急剧增加,全国多地都面临一‘罩’难求的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许可注册处处长龚宪平说。为解决口罩供应问题,许可注册处一级主任科员陈劲强在大年初二接到紧急通知立即投入工作,连续加班加点,认真细致地在全省海量登记注册信息中查找出全省口罩生产企业的名单,逐户核实,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日产量和开工日期等,及时提出了普通口罩生产企业转产医用口罩增加供给的建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市场监管人的担当和使命。
通过专业机构的检测认证,是口罩等防护物资企业转产复工的关键。此前,广东省内只有广东省医疗器械检测所一家机构具备防护产品的全项目检验能力,为尽快帮助更多符合口罩生产标准的企业完成检测,广东省医疗器械检测所进入了超负荷工作状态,设备几乎24小时开机运转,全部技术人员“三班倒”加班。
“严峻疫情形势下,增加广东省有医疗器械资质的检测机构迫在眉睫。”为了尽快增加资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省局许可注册处对资质审批条件较为成熟的3家广东机构申请医疗器械领域紧急扩项资质认定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应急审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不分昼夜积极协调申请机构完成各项申请准备,在3家机构提出申请一天内依法依规完成所有审批流程。加速防护用品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帮助口罩等防护物资企业尽快转产复工,全力保障省内防护用品供给,维持市场价格秩序稳定物价。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许可注册处勇于担当,推动口罩生产企业增产扩产,及时出台帮扶政策,精准解决复工复产突出问题,并组织全省专项督查。
“个体工商户规模小,人员少,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承担风险能力比较弱,作为最原始、最草根的市场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收到的冲击较大。”龚宪平介绍,为了支持个体经营者经营,精准解决复工复产突出问题,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拟定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的23条政策,经广东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7条、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9条等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在租金减免、税收减免、融资信贷、返工用工等困难,全力“保市场主体”。
大力创新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太快了!当天去窗口申请注册,现场就领取了营业执照,这样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在佛山注册成立某公司的刘女士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其公司不到1个月就走完了企业注册、许可审批、招聘员工、厂房选址建设等流程。“政府的给力支持,让我们对扎根广东很有信心!”
开办企业便利度被视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为了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许可注册处持续不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开办企业全流程从2017年的15.7个工作日缩短至全省都在3个工作日内,提前完成了国务院改革目标。广东省开办企业便利度水平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前20名的水平。
为了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找准改革突破口,许可注册处借鉴了国际规则,对标国际先进,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积极推行开办企业“一表填报、一网通办、一窗领取”。
在“广东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上,通过整合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环节,用户只需在网上“一表填报”,审批后即可“一窗通取”,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截至目前,广东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已整合入驻事项54件,颁发企业营业执照超225万张。
“市场主体有生就有死,是正常、良性的新陈代谢。相比于开办企业只需要三天时间,企业想要退出市场,办理注销业务往往要耗时几个月,其中,清算环节耗时过长是企业注销难的堵点痛点。”据龚宪平介绍,为了破解企业注销难,省市场监管局联合8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畅企业退出渠道,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降低企业退出成本。另外,广东在全国先行实行清税“承诺制”,企业作出相关承诺后,可不提交清税证明即办理注销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方案》提出,借鉴香港的公司除名制度,通过特区立法,在深圳率先试点开展企业除名制度,商事登记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失联企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僵尸企业”,在履行公告程序后,将其予以除名。去年上半年,全省共注吊销各类市场主体50.0万户。广东省“破解注销难”案例还获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奖。
商事制度改革
持续发力
“现在方便多了!以前要拿到证才能开工赚钱,现在改成告知承诺制,当天就能生产经营!”某食品包装厂的李女士说,以前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需要申请生产许可证,递交申请后,审查人员需要到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批准生产经营。而现在实行告知承诺制,承诺书当天就可以办结。当然,为了保障安全,审核人员会在一个月内去现场检查。“早一天拿到证,多赚一天钱,现在这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告知承诺制是广东推进证照分离、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一个缩影。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19年12月31日,广东将“证照分离”由自贸试验区推向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域全覆盖的省份。2020年2月,国务院在相关改革简报上刊发广东经验做法,肯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广东高质量落地。证照分离破解了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借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主题式证照联办改革。
“在涉企经营许可分类改革方面,我省通过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龚宪平说,近年来,广东加大改革力度,下放46项省级审批事权,推出一批事项实行“免证办”,推动一批事项实行“先证后核”。目前,涉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压缩82%,跑动次数压减32%,优化了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截止2020年底,全省市场主体1384.9万户,同比增长10.5%,总量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