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政务 > 行业要闻

安徽: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发展沃土

时间:2022-01-24 10:47:20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促进网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省级权力事项再精简20%以上,“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安徽省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去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13.6万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深入简政放权
  打通便民利企“快车道”
  减事项、减资料、减证明、减审批……是以政府“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2021年,市场监管系统实施了‘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日办结’,使全省的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然而仍有市场主体反映登记审批智能化程度不够高等。”省政协委员韩永生建议,聚焦市场主体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需求,建设商事登记审批智能化系统,实现企业名称和登记住所自动校验,电子证照、自然人身份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共享共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切实打造“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模式,全面营造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预计去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00亿元,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质效和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省政协委员张德志表示,一方面可以依托大数据推行网格化服务责任制,线上线下同步送政策、送服务、问需求、解难题;另一方面要建设智慧税务,将税费优惠政策嵌入办理流程,通过预填申报表、提醒纳税人确认等方式,帮助纳税人便捷享受;完善政策落实风险防控指标,及时扫描和应对风险,确保应享尽享。此外,还可以推送红利清单,加强政策落实效应评估分析,算清红利账、效应账、明白账,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更直观。
  “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综合扶持力度,可以更好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落实在工作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园区和企业考核标准,关注企业流动性、市场竞争力、科技成果、企业家素养等软实力的培养;地方政府要加强产业科学引导,避免盲目投资和无序投资,逐步淘汰‘两高一低’等产能过剩企业;加大企业人才培育,完善和丰富人才引进措施,让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探索建立县域产业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推动社会资本与银行信贷良性互动。”省人大代表方琦说。
  监管“刚柔并济”
  构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放活”也要“管好”,在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要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韩永生建议,要聚焦市场主体公平公正、精准高效的监管环境需求,建设信用监管集成化系统。加快升级改造我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加强涉企信息化系统间对接,实现信息归集更全面;建立信用风险分类模型,实现差异化监管更精准;优化“一单两库”及操作流程,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更科学;建立信用修复网上办模块,实现信用修复更便捷。更好发挥随机监管、信用监管的导向作用,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聚焦市场主体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需求,建设安全监管智慧化系统。通过安全监管的智慧化,实现日常监管由‘人盯’向‘人盯数管’转变、由‘线下’向‘线上线下一体’转变,切实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韩永生说,“监管数字化系统的提升,将使我们对各类风险的研判更加精准,使监管走在风险的前面,使各类风险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消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省人大代表马有山认为,省级及以上层面应加快出台投资类公司监管办法,厘清各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的权责,坚决做好源头防控;省、市、县三级金融监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强化沟通与协同合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省级层面建立并完善监测预警,通过搭建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实现早发现、早处置目标。
  “在省级及以上层面加快出台专门的金融业务监管规则,对于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非常有必要。”马有山建议,省、市、县三级金融监管和市场监管、人行、银保监、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强化沟通与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共同查处相关非法金融活动。
  服务精准优质
  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与活力
  权力做“减法”,服务要做“加法”。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四送一服”被列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四送一服”的重要内容之一。省人大代表洪艳群表示,政府应进一步畅通科技、金融和产业的循环,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加大金融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创新产业化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努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体谅和懂得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不易’,报告中的这句话让企业家备受鼓舞、倍增信心。”省人大代表卢贵建议,要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科研攻关、企业经营等高端人才引进力度;要发挥资本在助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基金和风投,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公务人员市场意识和开放思维的锤炼,选派干部到沪苏浙企业和产业园区跟班学习,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文件制定机制,让政策和服务精准滴灌到市场主体最渴望之处。
  “对标沪苏浙,我们发现他们更多提及的是‘妈妈式服务’,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意识,要求主动对接、精准发力、跟踪服务、找准短板、对症下药。”省政协委员李志伟建议,政府要转变思维观念,服务不分大小事。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