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现场推进会在赣江新区永修组团召开。会上,江西省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以及部分县(市、区)分别围绕营商环境18个评价指标介绍相关经验做法。
1.开办企业
南昌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登记
南昌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登记,在全省率先将全流程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市本级压缩至3小时;在全省率先提供企业开办(变更)大礼包,为近13万户企业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推行简易注销“即来即办”,公示期由45日压缩至20日;推进歇业备案制度,引导经营困难的经营主体暂时休眠退市,降低经营主体维持成本;在全省率先开展营业执照集中申办试点,推动审批提速100%;依托“5G+VR”技术,试点推行“政务晓屋”,远程视频联审,跨域数据传输,构建上下贯通、集约整合的一体化服务网络,实现企业开办、食品许可证核发等人工服务事项就近办。
2.劳动力市场监管
宜春市:“一站式”解纷促和谐
为破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解决法律程序繁琐、跨部门协同效率不高的难题,宜春市推出“一站式”多元联处中心,实现调解、仲裁、信访、法律援助等劳动保障维权“一站式”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案定补”的形式,从法律援助律师、法律顾问、劳动关系协调员(师)、退休法官检察官等人员中聘请专职调解员,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目前,该市共有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法律工作经历的专职调解员70余人。联处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并结案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283起,调解成功率72.61%,为劳动者追索工伤待遇、工资、补偿金等共计1.04亿元,推动全市90%劳动争议案件终结在调解仲裁阶段,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量下降8.39%。
3.办理建筑许可
宜春市袁州区:创新推出“项目一码通”二维码
为破解办理建筑许可过程中涉及“政策不清、流程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宜春市袁州区推出“项目一码通”二维码,整合项目建设从签约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审批流程和办事环节,实现一图尽览,共涉及54个审批服务事项,企业只需扫描“项目一码通”二维码,即可获悉每个审批事项的受理单位、材料要求、办证时间等信息要素。“项目一码通”推出当天浏览量就突破5000+,实现线上全链条精准指导和线下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后,使得企业办事时间最高可节约112个工作日,较之前建设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4.政府采购
九江市:在全省首创“信易+政府采购”平台
九江市在全省首创“信易+政府采购”平台。九江市财政局构建政府采购“全链条”诚信监管制度,筑牢制度保障;明确守信激励范围、强化守信激励应用、完善守信激励政策,强化“信易+”体系建设;全市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将不断加强对经营主体诚信行为的考核、检查和监督,对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经营主体,拒绝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通过强监管、严惩戒,确保“信易+”行之有效。通过创新“信易+政府采购”模式,九江市政府采购指标在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考评中位列全省第一。
5.招标投标
吉安市:首创招标文件公示公开制度
围绕招标投标指标各项目标要求,吉安市在省公管办及市营商办的指导下,首创招标文件公示公开制度,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的同时,将招标文件以附件形式一同公示或公开。首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由招标人按照法定程序自行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后,再在指定的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首推“信用+承诺”免缴投标保证金模式,对投标保证金在10万元人民币(含)以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一律采取免收投标保证金;投标人在参与合同估算价500万元以上至2000万元(含)的施工及勘察、设计、监理等项目投标时,按各行业监管部门发布的信用评价一定分数标准,可以自愿申请,予以免缴投标保证金。
6.获得电力
九江瑞昌市:开启标准厂房快捷用电服务模式
瑞昌市率先形成了“标准厂房快捷用电服务模式”,通过节省企业电力建设时间,达到企业快速用电的目标。截至目前,瑞昌市工业园区建成157.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LED企业170余家。供电公司在标准厂房建设时,积极与政府对接,提供电力方案设计,提前介入施工。同时,供电公司围绕标准厂房,提前预留接电位置和接电容量,确保企业入驻后,只需向供电公司提出用电申请,供电公司可快速受理并完成相应流程,企业从入驻到送电,7个工作日便可完成。当地政府出资建设厂房并建设红线内电力设备,供电公司通过设计前移,缩减了办电后的方案答复时间。
7.获得用水用气
吉安市青原区:“三式”主动服务 推进水电气高效办理
为破解获得“水电气”反复申办、多头审批、多次办理问题,吉安市青原区创造性推出“三式”主动服务法。一体式整合:打造“一站式”服务“便利店”,破解“水电气”信息共享难、办理协同难等痼疾。一网式统管: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分区计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分区流量实时监测、一网治漏损;开发“智慧燃气”安全系统,实现了用户端用气情况及时掌握、管网异常及时发现、燃气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无感式”体验:供气环节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数据共享,直接取消了“用户申请”环节。用水用气报装环节精简至1个,获得用水用气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高压办电环节优化至3个,低压办电环节优化至2个。
8.登记财产
上饶德兴市:创新“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改革
德兴市探索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登记服务延伸推广,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同时,就可在银行完成申请不动产抵押登记。建设“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企业、群众可就近在乡镇银行网点提起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该模式自2023年推行以来,除民间借贷及其他非金融机构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外,网上办结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2779宗,抵押登记金额34.8065亿元,网上不见面办结率实现100%,登记1小时内办结率实现100%。
9.获得信贷
鹰潭市: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服务
针对铜产业资金密集且抵押不足的问题,鹰潭市在全省率先创新“铜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无需铜企业提供抵押资产前提下,盘活铜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2020年以来,当地为132家铜供应链企业,累计提供资金超1000亿元。针对铜企业流动资金密集型问题,鹰潭市创设了“铜票通”再贴现专属产品,即以人民银行再贴现工具为杠杆、财政贴息为激励、担保机构增信为补充的铜产业链票据融资模式。自2020年6月创设以来,当地累计撬动铜产业票据融资达438亿元,为铜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42亿元。创设“工创贷”产品,定向解决工业企业技改、创新研发、成果产业化“担保难”“融资贵”问题。自2022年3月创设“工创贷”以来,累计撬动鹰潭市银行机构为铜产业发放技改贷款36.82亿元,有效拉动技改投资快速增长。
赣州市南康区:打造县域普惠金融服务中心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赣州市南康区开发专属信息平台——“普惠易融”金融服务平台,强化银企对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出台“新市民金融贷”、融资租赁支持家具企业等财政贴息政策;通过政府担保增信方式,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通过落实省市“信贷通”,创新家具产业信贷通,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抵押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问题,拓宽普惠小微融资渠道。自南康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以来,总计放款33.77亿元,惠及1350户经营主体,组织签约金额达272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南康区注册登记经营主体突破13.1万家,今年新增2.07万户,日均增长70多户。
10.保护中小投资者
上饶市: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一站式投资者教育新模式
投资者教育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工作,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工作的核心,为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教育服务水平,上饶市将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开展投资者教育等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以上市公司为载体,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为纽带,证券业金融机构为策应,线上投教微信小程序为窗口”的联动模式。近年来,上饶市创新线上宣教,在全省第一个创新打造“投教微信小程序”,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优势聚合网络优质投教内容,常态化邀请金融机构专业人士、法律专家开展线上授课,帮助投资者识别和防范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成熟稳健的投资理念。
11.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抚州市:探索创建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
抚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基层工作服务企业新模式,在全市建立了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发挥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的基层窗口、宣传阵地、联络平台、培训学习等作用。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监管三项职能及其相关受理、审查、保护职能重新做了梳理、整合,赋权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形成“一站式”“三合一”服务。实行“一个知识产权特派员+一个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模式,不定期驻站服务,并让知识产权特派员对接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形成联动,有效织就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一张网”。截至2022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权质押融资额分别是建站前2019年的2.59倍、2.88倍、4.14倍。
12.跨境贸易
赣州市:提升通关时效 打造“湾区老区”新通道
为改变内陆港无法满足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发展需要的现状,赣州国际陆港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货物通关时效,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创新陆海联运新模式:实现“一站式”通关、“关口前移”;实施“一单到底”模式,货物运输全程仅需“一次委托”。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在全省率先开通运营中老班列,并形成了至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3条精品线路;开通运营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实现了铁海联运班列公交化、快捷化;构建陆运直通网络,赣州综合保税区在全省率先开行至我国香港、东盟货运直通车,货物可当日运抵我国香港,2天运抵越南等东盟国家。完善口岸服务新功能:深入实施口岸“三同”试点,对赣州国际陆港下浮场站作业费10%;设立全省RCEP创新服务中心,为外贸企业拓展RCEP国家市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今年1—9月,赣州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长分别较2022年压缩65.28%、5.64%,中欧班列开行频率从10天1列加密至0.6天1列,时效提升50%以上。
13.纳税
九江市上线运行“税银直连”服务平台
九江税务积极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联合成立“税银一体化服务中心”,将高频易办低风险业务嵌入银行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纳税人缴费人在银行服务终端一体办理税银事项,新办企业在银行网点开设银行账户时,可一并办理存款账户报告、网签三方协议等相关涉税事项;业务办理由“部门串联”转为“终端联办”,将信息报告、信息查询、凭证开具、申报缴款、社保缴费、不动产交易等6大类23项高频易办涉税事项通过“税银直连”自助服务平台实现即时办结;将不动产交易纳税申报事项实现通过银行网点就近办理;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帮助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客户画像、风险识别,降低银行信息收集成本,解决金融扶持市场发展资金“不敢放”“贷不准”的难题。
14.执行合同
景德镇市: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创新建立案件融合监管平台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释放司法服务效能,使优质的司法环境转化为营商环境的硬核竞争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景德镇中院通过做实网上立案容缺受理、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创新建立案件融合监管平台;紧盯营商环境智慧监测评价平台的监测事项,对标“执行合同”16项监测指标,因时因势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坚持“一把手”带头、分管领导抓总,深入基层、问需于企、问计于民,掀起“营商环境人人有责、法院干警人人有为、企业群众人人有评”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护航企业发展,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经营。
15.办理破产
萍乡市:深化府院联动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在办理破产中的关键作用,持续打造萍乡法院营商环境品牌。近三年来,萍乡中院共出清“僵尸企业”97家,盘活土地3000余亩。萍乡中院出台全省首份实施意见和工作指南,并分别与市税务等多部门建立了破产企业信用修复、职工安置等工作机制。萍乡也是全省首家建立破产专项基金管理制度的设区市,让破产案件的办理得到有序推进。此外,创新设立资产推介中心,开展“搏鳌清萍”专项执行行动,共执行完毕涉重点企业、产业园区案件353件,执行到位5.12亿元。近三年来,萍乡中院通过破产安置职工7000余人,保障职工债权近3亿元。
16.市场监管
新余市:全省率先试点开展“一业一查一码”改革
近年来,新余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一业一查一码”改革,打造综合监管新模式。今年5月,新余获批全省“一业一查一码”改革试点后,以事项清单为依据、合规手册明要求、信用等级有侧重、信息技术做支撑,行政检查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以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方式进行,牵头吹哨、部门报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监管、规范行业,实现“一业一单、一业一册、一业一查、一业一评、一企一码”5个场景应用。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联合抽查198次,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占比93%,检查次数同比减少29%,最大限度减干扰、减负担,有效破解多头检查、重复监管等难题。
17.政务服务
上饶市:推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
上饶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省率先推出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涵盖18个部门71项事项联办,打通“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堵点难点,实现从“一堆事多次办”向“一件事一次办”转型升级,精雕细琢打磨“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品牌。上饶市通过推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超76%。截至目前,办件量达80余万件。
抚州市南丰县:打造“抚务周到”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南丰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智慧便捷、公平普惠、共享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抚务周到”、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积极探索“城区10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便利化改革,打通基层服务“神经末梢”,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让企业群众办事“就近办、家门口办”,切实提升办事的体验感和便利度,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该县已实现数据平台目录挂载率100%、数据更新及时率100%、供需对接清单总体完成率达100%。建立“省内通办”协作机制,实现省内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该县100%无差别协同受理。
18.包容普惠创新
赣江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加快打造区域科创高地
赣江新区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在全省率先推出职务科技成果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并结合新区实际选择两家企业化运作的科研机构试点。在全省率先推出揭榜挂帅成果转化类发榜项目,与技术攻关类发榜项目双向发力。赣江新区还借鉴其他18个国家级新区及国内科技创新热点地区的政策,修订出台科技政策30条,做到力度更大、门槛更低、辐射更广。目前,赣江新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由成立前的20家增加至8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成立前55家增至367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1.5%以上;入库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61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37件,位居全省首位,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南昌市东湖区:深耕“创业大V”品牌 带动创业就业近万人
近年来,南昌市东湖区针对小微企业创业群体“抱团渠道难觅、产业链条难联、扶持政策难享”急难愁盼问题,在南昌市“洪城创业故事汇”的引领下,深耕“创业大V”品牌,开创出全流程关注、全方位助力、全要素保障的创业服务体系,引领指导帮扶创业群体发展,让创业的“点点星火”在东湖创业热土燃成“簇簇烈焰”。面对创业就业急需“领进门、扶上马、护一程”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失业人员等各类创业就业主体,东湖区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让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创享东湖、赋能发展。截至目前,“创业大V”协会成员已从46个发展至500余个,带动创业就业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