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形成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市场准许典型案例
案例一:酒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场准入典型案例 做好“加减乘除”法助推开办企业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酒泉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强化责任担当,秉持“集中、精简、高效、便捷”服务理念,通过“降门槛、优服务、解难题”,用最积极的态度、最快捷的效率、最周全的服务,做好“加减乘除”法,推动服务走在审批前,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助推开办企业进入“快车道”,有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创新做法
(一)“减证便民”做“减法”,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充分发挥甘肃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全程无纸化登记系统、个体工商户秒批系统的作用,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方便各类经营主体办理业务。在登记注册办理过程中,凡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或通过网络核实的材料,不再要求群众重复提交。因营业执照遗失或者损毁申请补领营业执照的,不再要求提交刊登营业执照作废申明的报样。提交材料中股东、董监事、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及委托代理人为同一人的,不再重复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已提交身份证明材料、经营场所证明材料,办理食品类证照时不再重复提交。截至目前,酒泉市营业执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等事项已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0.5天办结常态化。与此同时,酒泉市在14个市州中率先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二)跨市通办做“加法”,实现企业开办“酒嘉通办”。酒泉市市场监管局与嘉峪关市市场监管局签署《商事登记“跨市通办”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建清单、强对接、扩领域等方式,拓展“跨市通办”合作范围;对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内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21项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实现了“酒嘉通办”,酒嘉营业执照“异地受理、互办互发、立等可取”。截至2023年年底,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已异地互办证照283件。
(三)“延伸触角”做“乘法”,实现企业开办降本增效。开设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专窗,配备专窗工作人员,实现了登记注册、公章刻制、税务登记、发票申领、职工参保、公积金缴存、银行预约开户“一站式服务”;开展“政银合作”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延伸“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深度,酒泉市市场监管局在2023年7月与兰州银行酒泉分行携手打造政银合作服务新模式,在银行网点设立“企业登记注册代办点”,实现企业开办向银行网点延伸;指导督促各县(市、区)统一使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相关文书规范、材料规范办理登记备案业务,经营主体登记工作在全市实现“一网申请、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次办理”目标。
(四)“告知一口清”做“除法”,减少企业开办跑腿次数。推行首问负责制、预约服务制、AB岗制等制度,为企业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推行“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遇到困难帮助办”的绿色通道服务模式。全市各级政务大厅组建企业开办帮办团队,提供事前业务咨询,事中指导帮办提交,事后跟踪协调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实现了一对一精准指导帮办代办,助力解决企业开办不懂流程、不会操作、对接不畅等难题。加强部门间对接沟通,实现企业设立登记与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公章刻制、发票和税控设备申领并联办理,为企业开办提供极大便利。
二、主要成效
酒泉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使开办环节多、来回跑、多头跑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开办效率有效提升。通过“减证便民”、酒嘉跨市通办、帮办代办、一窗通办等举措的推行,有效提升了企业开办效率,企业开办6个环节压缩至1个,开办时间从3天压减至0.5天。二是开办成本显著降低。通过主动采取公章刻制政府买单、帮办代办、免费寄递、自助办理等一系列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成本”。三是办理体验明显改善。重点项目对接、住所申报承诺、容缺受理等针对个性化需求机制的建立,准确清晰的咨询答复、便捷高效的办理方式、规范统一的登记流程以及热情优质的服务,明显改善了企业开办的办事体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经验启示
一是领导重视是基础。企业开办“三个转变”能够顺利推行取得成效,与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分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就市区企业开办一体化运行、企业公章刻制政府买单等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和部署调度,推动了企业开办便利化各项改革和措施落地见效。二是便民利民是核心。企业开办便利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在工作开展中,始终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职能定位“服务者”,做到“打开门”“俯下身”“心贴心”,通过局长坐窗口走流程,调研体验、全面了解掌握民众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发现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不断完善流程、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方能真正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数据互通是前提。打通部门间、地域间数据,精准、实时的数据传递共享是顺利推行“一网通办”、无证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互联互通的数据保障了企业开办业务办理反馈形成闭环。
获取经营场所典型案例
案例二:敦煌市自然资源局
探索“带押过户”新业务提升登记便利度
为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和金融便利化服务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我市积极创新服务举措,聚焦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通过简化交易流程,采用抵押注销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三项合一的组合模式,改变了原先需还清原抵押贷款、办理抵押注销登记才可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况,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存量房交易过户中“转贷”办理时间长、交易风险高、资金负担重、卖房难等问题,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一、创新做法
(一)加强部门协同。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29号)文件要求,多部门研讨完善交易、登记、金融信贷相互融合的二手房“带押过户”指导操作流程。与金融部门、中介机构主动协调对接,创新二手房“带押过户”信贷政策,具体流程为: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并与银行签订“三合一”业务协议,约定资金流转方式,同时买卖双方与银行签订抵押变更协议、抵押设立协议,最后申请办理转移合并抵押登记。(二)创新业务流程。开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构筑物)所有权转移登记+抵押权转移登记(跨行带押过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构筑物)所有权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等新合并业务,采用新旧抵押权组合模式,即买卖双方及涉及的贷款方达成一致,约定发放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时点和方式等内容,不动产登记机构合并办理转移登记、新抵押权首次登记与旧抵押权注销登记。
(三)推行联动过户。二手房“带押过户”实行“一次申请、合并审核、一窗办结”模式,在不动产登记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填写一张申请表,就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带押转移),存量房转让合同网签备案(带押转移),契税、个人所得税缴纳等联动过户,并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群众只需跑窗口一趟就能办成二手房“带押过户”及其他事项。
(四)加强政策宣传。在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等公布不动产登记领域部分事项告知承诺制事指南、告知书、承诺书格式文本,提高知晓率。
二、主要成效
2023年10月18日,我市成功办理了“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权转移登记(跨行带押)”业务。此笔业务的成功办理实现了我市首例房屋交易“带押过户”,标志着我市财产登记迈入新阶段。截至2024年2月底,我市共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2件。
(一)降低交易成本。原先二手房交易为提前还贷衍生出的“过桥费”,以及“过桥费”带来的利息和担保费等,现在可在未解押状态下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无须提前还贷,无须垫付资金,减少了因筹钱还贷产生的交易成本。二手房“带押过户”为二手房交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减轻了买卖双方短时贷款偿还的压力,降低了再入市的“门槛”,又增加了买卖双方更多的可选择性,降低二手房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
(二)减少办事环节。二手房“带押过户”,省去了“买方垫资或卖方自行筹借→卖方去银行还贷→解除抵押”这一繁杂的流程。买卖双方无需为解押再在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中介间多次奔走,所需时间周期较短,实现了多个事项集成受理、同步办理、一窗出证。由之前的三个场所四个环节,优化为一个窗口一个环节就可以一次性办结,缩短交易时间,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实现了买方、卖方、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四方共赢。
(三)确保交易安全。实施“带押过户”,对于债务人(卖方)来说,无需承担因买方钱款不到位,过桥费无法还清的风险,也可以避免因无法偿还债务,导致房屋被拍卖可能带来的贬值等潜在风险。对于购房人来说,可以保障购房款安全,无需承担提前垫资的风险,不必担心“先付钱还是先过户”的问题,并可快速取得不动产物权,避免抵押财产可能被查封而无法物尽其用。
对银行而言,随着二手房交易量提升,其贷款量也将提高,是一项多赢的改革政策。
三、经验启示
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将大大简化带押房产交易流程,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限制多、风险大,手续流程繁琐等诸多问题,影响“带押过户”的正常开展。因此,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明确交易、登记、金融信贷相互衔接融合的二手房“带押过户”流程,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防范交易风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二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继续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提振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高登记效率,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是我市不动产登记的一项新探索,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业务知识。
获取经营场所典型案例
案例三:肃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肃州区“零跑动”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肃州模式”
近年来,肃州区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堵点、痛点、难点”,改革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强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投产。
一、创新做法
(一)突出集成精简,“三减一优”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精简优化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对高频事项进行再梳理、再整合、再优化。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平均材料数压缩至4个以下,办理时限压缩80%以上。同时对证明材料进行梳理,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内部协调提供的材料,不再向申请人索要,推行部门协同办理,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二)深化制度改革,有效破解改革难点堵点。肃州区立足落细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项目审批工作重点,持续破解审批难题。坚持“一张蓝图”统筹项目规划,着力推进“多规合一”。深入研究建筑项目施工许可审批和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模式,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将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65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49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
(三)梳理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标准化。为规范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肃州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2023版)》,包括肃州区政府投资房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肃州区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审批流程图、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图等8类流程图,精准确定流程、规范制定标准,实现全程标准化规范化审批。在抓好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大审批阶段的基础上,凝聚部门合力,将改革链条向前延伸至项目策划阶段,向后延伸至不动产登记,建立策划生成协调机制,推进项目决策落地实施,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
(四)强化便民利企,审批改革激活服务动能。着力从转作风、提效率、强服务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推进“告知承诺+容缺”审批制度,简化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加大并联审批力度,审批服务动能不断激活。全面落实帮办代办制度,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中全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主动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全力帮助和解决问题,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同时针对系统填报,工作人员全程手把手帮助企业提交填报,避免了信息填报错误退件,做到真正让群众满意,实现“一次办好”。(五)工改完善系统服务,审批结果“不来即享”。依托政务服务网,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发放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质量监督书和施工许可证同步电子证照发放,打造“政务网申报一综窗接件-工改后台审批一结果送达”的“零跑动”新模式,实现“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审批结果“不来即享”,审批时限大幅压减。
二、主要成效
肃州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成效显著。2023年工改系统审批办件数1380件,申报项目总数271个,位居全市第一。并联审批率、应用区域评估成果项目数、告知承诺办件量、电子证照生成数、联合验收项目数等均排名靠前。全年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各环节一站式服务惠及项目99个,项目落地流程驶入“快车道”,社会投资一般房建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间最优可在11.5个工作日办结。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结率达到100%,群众评价满意率达100%。
三、经验启示
(一)精简审批是重点。“工改”重中之重在于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肃州区从事项梳理确认、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创新审批模式等方面入手,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依法减少前置条件,精减申报材料,对所有审批部门、事项、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再造,通过并联审批和并行办理,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
(二)健全机制是关键。建立健全一套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是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肃州区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容缺承诺、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席会议、多评联审、并联审批、联合验收、事中事后监管等运行机制,推动各审批阶段、各审批事项无缝衔接,在“阳光下”运行。
(三)优化服务是保障。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肃州区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对项目审批实行集中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项目管家”精准指导、专家会商会审、联席会议解题、并联审批流转、综合窗口出件,提供最简最优最满意的保姆式服务,助力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运。
公用事业服务典型案例
案例四:肃州区城市供排水服务中心
不断提升供水服务水平为城市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水动能”
近年来,肃州区城市供排水服务中心致力于持续提升优质的供水服务,坚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服务有温度的工作理念,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办事受理、问题处理、便民服务的有力支撑,不断优化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和营收系统建设,将传统服务持续向线上延伸,线上线下联动,为广大用户打造一个“便捷、高效、主动、精准”的智慧服务平台,着力推动智慧供排水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同向发力。
一、创新做法
(一)主动数据推送,分级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向微信绑定用户推送月度水费账单、用量提醒、欠费通知、缴费成功通知等个人专属信息;针对不同用户特点分析差异需求,线下窗口提供专业用水指导,线上对同类用户群推送友情提醒、分享用水知识、减少内部用水隐患,如:冬日防冻知识、安全用水提醒、放假通知等,实行精准的分级服务。
(二)构建完备硬件,搭建多维平台。办理窗口设置老弱病残绿色通道窗口,专人专岗人工导诉台,为用户进行业务指引,提供人性化服务。高标准升级营业收费系统,搭建多维平台,微信、中行、一卡通实现营收系统接入,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指尖办理”,线上缴费率可达到85%;延伸服务时效,营业厅采取早晚弹性办、中午不间断、周末不休息工作制度,全力保证用户业务全时段办理。
(三)开通全时热线,实现快速响应。成立受理调度中心,实行24小时电话热线工作制,按照“受理→登记→办理→反馈→回访→归档”的闭环式管理要求,统筹协调抢修、营收、抄表等多部门联动,全时段受理用户关于用水政策咨询、管网报修、办事指引、投诉举报等各类涉水业务。例如遇到用水户来电反映某位置有水管爆管漏水情况,询问清楚详细位置及电话后立即派工单到应急维修队,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安排抢修人员带队进行查勘,制定详细解决方案,处理问题,恢复供水,接到抢修人员工单完成回复结果后电话回访用水户,最后归档。
二、主要成效
全面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通办”模式,用户只需提供“一份申请、一份资料、两个环节”,符合接驳条件的,我中心将在1个工作日内确定用水报装勘察设计方案,不收取任何费用;重大招商引资或民生项目,采取预约上门服务,同时允许申请资料“容缺受理”,以“先供水、后补办手续”方式接驳市政给排水管网正式通水;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欠费不停供”政策,用户提交申请按流程可缓缴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缓缴期间免收违约金;业务办理转为线上,积极拓宽缴费渠道,城区现有14.8万用户,已有12.6万用户通过线上缴费方式缴纳水费,占用户总数的85%;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经验启示
(一)鼓足解决问题的勇气,是优化供水营商环境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以思想的最大变量撬动求解的最大增量。优化供水营商环境,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有解放思想,才不会被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所束缚。面对用户对供水服务新需求,要以“有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坚决摒弃惯性认知,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始终保持“开锁”模式,从关键环节着手,在重要部位用力,就必定能不断优化供水营商环境。
(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是优化供水营商环境的基础
“有解思维”既是“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是“怎么干”的方法论。学习就是“善解”过程的源头活水和强有力支撑。要保持求学心,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努力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努力寻找做好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三)实现解决问题成效,是优化供水营商环境的目标
优化供水营商环境要心中有民,树牢宗旨意识,永葆为民初心,做到随叫水到、水惠民生,把心思定下来,定到安全供水、诚信服务使命上,把身子沉下来,沉到赶超先进供水单位营商环境上去。要肩上有责,强化“答卷意识”,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干就干好、干就干第一,出手必出彩、完成必完美的豪情壮志,争取“有解”更有“优解”。
劳动就业典型案例
案例五:酒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揽青年英才为发展赋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23年以来,酒泉市人社局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围绕发展集聚人才、围绕就业服务人才、围绕产业开发人才、围绕市场配置人才,聚焦产业发展全面推行人才服务新模式,持续擦亮“‘酒’等你来·‘泉’心揽才”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广度、速度、温度,切实将酒泉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人才聚集高地。
一、创新做法
(一)突出靶向施策,“雁归”计划力促本地人才回流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大势。酒泉市人社局创新实施高校毕业生“雁归”计划,紧盯高校大学生毕业前、择业期、就业后关键节点,重点提出11项政策措施,细化分解37项重点任务,吸引更多酒泉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积极对接教育部门,逐个电话联系核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对2023届毕业的酒泉籍9339名高校毕业生按照区域建立QQ、微信交流群,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进一步发挥酒泉“生源地”优势,加强与在外青年学子的沟通交流,组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50余所省内外高校的400余名大学生代表,分别在各县市开展“看家乡变化、在家乡就业”实地观摩和“共叙家乡情、共谋发展路”就业指导座谈会6场次,加深青年学子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青年学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用情用心服务,“人才驿站”吸引外地人才扎根
“招龙引凤”先需“筑巢打基”。酒泉市人社局与市域范围内多家酒店达成合作意向,在全省率先建成33家高品质“人才驿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政策咨询、住宿费用减免、求职就业指导、实地游学考察、就业配套服务、畅行酒泉体验等6项服务。特别是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为入住“人才驿站”人员提供最长7天的标准间住宿费用减免服务。配套为其提供就餐、观影、旅游等服务,入住人员可在机关食堂供餐期间与机关干部同餐标、同费用就餐2天;在酒泉市各大影院享受电影票折扣或减免服务;游玩市内国有景区享受首道门票减免服务(莫高窟景区除外)。同时,还为入住“人才驿站”人员提供集酒泉市情简介、招聘信息、引才、就业、创业、社保等政策及日常用品为一体的“人才礼包”。酒泉市人社局着力打造人才吸引的强磁场,以一间房让人才舒心、一份礼让人才暖心、一群人让人才安心、一座城让人才动心的使命担当,将“酒泉人才驿站”打造成为人才的“温馨港”、就业的“加油站”、发展的“助推器”,释放“虹吸效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融入酒泉、扎根酒泉、奉献酒泉。
(三)实施外引内育,区域联动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酒泉市人社局纵深推进人才强市和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政校企”联盟合作,诚邀全省14个市州人社局、22所省内职业院校、省内外企业共同签署了《酒泉“政校企”就业联盟盟约》。成功承办了甘肃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暨省内东西部地区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主动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对接全市重点企业,筛选与院校专业匹配度高的61家企业5600多个岗位,先后两次赴省内5市13所高校开展“才聚酒泉陇原行”招聘活动,邀请在校酒泉籍学生召开座谈交流会14场次,选聘96名酒泉籍优秀学子担任酒泉市“招才引智”联络员,为临近毕业大学生宣传酒泉、推介酒泉,对有来酒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点对点”跟踪服务。立足强化酒泉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企业人才支撑,专题举办了“牵手酒泉新能源·职引未来新选择”人才招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打造省内一流人才聚集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核产业园、工业集中区建立“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实践基地”,将政府政策资源优势、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企业创新创造优势有机统一,做到无缝对接、精准衔接、有效承接,推动形成整体协同促就业的良好态势。
(四)创新服务模式,“直播带岗”让工作岗位触屏可及
酒泉市人社局精选骨干力量打造专业化直播团队,采取“互联网+人才招聘”模式,按照固定时间、创新方式、打造品牌、效果倍增的总体思路,采取“一定二拓三联动”即:固定时间,拓展形式、拓展内容,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双线联动的工作方式,不断增强直播带岗活动的岗位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市县两级同步实行“一周一直播、一月一招聘”的固定模式,大力开展以带政策、带环境、带岗位,走进企业、走进高校、走进城乡为模式的“三带三走进”直播带岗活动,将直播活动从直播间拓展至企业、高校、城乡等求职一线,不断增强直播带岗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各类群体充分就业。
(五)聚焦重点产业,招才引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酒泉市人社局立足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依据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人才需求,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用工需求等进行了全面摸底。分领域、分层次、分类别动态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人员就业情况台账》《企业用工需求台账》《规上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台账》等基础台账。立足全市重点行业人才短缺实际,坚持集中招聘和专场招聘相衔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新疆哈密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张掖市、武威市、天水市、陇南市、民勤县等地区联合举办才聚魅力酒泉、酒嘉双城经济圈、新疆哈密市企业用工、民勤县劳务协作等各类对外合作专场招聘活动,有效加强了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实现了人才招聘“天天有招聘、周周有专场、月月有活动”。
(六)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人才服务安全高效便捷
酒泉市人社局以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为抓手,切实提升人社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注重打造线上一体化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对“酒泉人才网”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开辟招才引智、雁归计划、人才驿站、人事考试、档案查询等快捷服务通道。同时为进一步完善PC端和移动端同步适配,开发了“酒泉人才服务”微信小程序,引入智能AI问答机器人,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网站累计浏览量1900万余次,平均单日浏览量达20余万次。围绕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积极组建工程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做到企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服务便利最大化。
二、主要成效
2023年,“酒泉人才驿站”共有59名外地高校毕业生申请入住,推送就业信息305条。“才聚酒泉陇原行”招聘活动,为企业储备人才6321人,其中达成就业意向1617人。全年共举办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等各类线上招聘活动138场次,“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16场次,帮助3790人实现了就业,举办现场招聘206场次,累计参与企业4286家,提供就业岗位77773个,达成意向18520人。2023年以来共为50家非公企业,审核初、中、高级职称208人,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