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要闻

还有多少“公示”在泄露公民隐私

时间:2017-11-21 08:57:23  来源:新京报社论  作者:促进网
        据澎湃新闻报道,用来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在江苏、广西、陕西一些高校进行名单公示时出现了隐私信息泄露现象。河海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校,近几年在进行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或获得者名单公示时,均披露了学生完整的公民身份证号码。
  这是继前一段时间多个地方政府官网泄露公民信息之后,又一种新型的公共部门“主动”泄露公民隐私案例。这些案例最大的共同特征是公共部门都有正当的名义,通常都是为了“信息公开”而批量发布。
  但这些正当理由通常又都经不住推敲,且不说公开是否需要如此详尽、不经任何处理的个人信息,即便在实践中也有很多地方政府、高校并未采取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
  可见,信息公开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并没有必须二选一的尖锐矛盾,即便有时存在一些矛盾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而避免。比如同样是公布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很多学校就没有披露完整的学生身份证号码。
  所以,这些泄露背后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很多公共部门根本没有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是属于“本能犯错”。这种集体无意识,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公共部门的这种“本能犯错”,不仅行为本身有违法律伦理,其潜在危害性也很大。因为公共部门发布的信息“含金量”非常高,不仅包含了公民个人的身份资料,还泄露了某些特别的动向。比如有的是领取大学生创业补贴,有的是领取低保、保障房等。而这些资料和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骗子掌握,就更容易实施“精准诈骗”。
  当初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正是在申请教育助学金的时候,接到了骗子要发放助学金的电话,才会那么容易上当并酿成人财两空的悲剧。尽管那起案例有很大的凑巧成分,但也充分说明公民信息被“定向”泄露的巨大潜在危害性。
  而从已经被媒体曝光的那些案例来看,很多公共部门在涉及公民信息发布的行为上,普遍还处于自行其是的“原始”状态。媒体一曝光、公众一批评,有关部门就认识到不妥并表态改正,但没有被曝光的地方和领域,则继续放任自流。
  改变显然不能仅靠这样点状的整改,而需要一次系统性的转变;也不能仅靠舆论的外在监督,而要让公民隐私保护成为公共部门内在的行为准则。
  有关方面有必要据此来一次全国性的排查,看看还有没有哪些部门或领域在“坐等曝光”。另一方面,通过检查也可以摸清公共部门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全部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归纳,明确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边界。
  过去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中,虽也有对公共部门信息公开的原则性规定,但具体到实践还是存在很多模糊之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通过一些案例,明确具体部门的公民隐私保护的行为准则,防止再出现无意识泄露和无意识伤害。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