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的建设,旨在抓住城市治理的“牛鼻子”,让城市更“智能”,让群众生活更便捷。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提到了“一网通办”。
那么,目前上海“两张网”的建设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何计划?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陈靖,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昨晚接受媒体集体在线云采访。来看其中的亮点问答↓
“云走访”企业,解决问题4.5万个
Q
解放日报: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组织了大规模的“云走访”,倾听企业呼声,帮助企业解忧。请问“云走访”的实施效果如何?未来是否将复制推广这一经验?
A
陈靖代表: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委专门部署走访企业活动,今年3月以来,一个多月里,各级领导走访了11.7万家企业,关心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深受企业欢迎。
全市有205万家企业有自己的专属网页,线下走访的同时,在市委办公厅的指导下,我们利用“一网通办”中的专属网页和“企业服务云”,持续开展“云走访”企业,分类型向企业发放问卷,了解企业诉求,其中包括许多中小企业、餐饮业、物流业、建筑业、物业企业等,问卷对象累计110万家企业。
通过“云访谈”收集到企业的问题4.5万个,连同各级领导走访了解到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和解决。在疫情期间,办理速度都非常快,遇到一些突出问题几次和企业沟通,办理结果分批在“一网通办”企业的专属网页上反馈给企业,形成高效闭环机制。
市领导还通过视频会议、在线会议的形式来走访企业,效果非常好。我们会坚持下去,争取越做越完善。
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推行电子证照的互认互用
Q
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推行的“电子亮证”大大方便了企业和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请问目前推进的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计划?
A
陈靖代表:上海推行“一网通办”过程中,电子证照得到大力推广,包括电子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等。目前为止,上海已经归集了337类高频使用的证照,这些证照调用使用量已达1.4亿次,可见使用频率很高,企业、居民办事也非常方便。
比如,在上海公安部门支持下,目前电子身份证、电子驾照等证件的线上线下使用已被打通。市民办事通过“随申办”展示电子身份证,出行可向民警出示电子驾照。电子证件,让市民办事和出行非常方便,很受欢迎。
上海已开始在长三角地区努力推行电子证件的互认互用,比如市民去杭州、黄山等地出差,将来若使用电子证件可能更方便。有些高频使用的电子证件,建议逐渐在全国通行互认。要实现这些,需要跨区域合作,长三角各省市都很重视,有关工作也正在探索。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相关数据向地方开放,实现“全国电子亮证”。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到那一天,群众的获得感会更好。
“零接触服务”网办理量上升至51%
Q
澎湃新闻:上海“一网通办”走在全国前列,已接入大量公共服务事项及个人信息,相信未来在服务范围和体量上还将持续增大。与此同时,保护信息安全也备受关注,请问“一网通办”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保障和特色?
A
陈靖代表:疫情期间,上海推行的“零接触服务”既为群众线上办事提供便利,也有利于疫情防控。早在3月9日,上海就推出远程办、应急办、简化办、承诺办、延后办,以及通过快递办等各项措施。短短两个多月,此类“零接触服务”的网办理量,从原来大约占办理总数的20%上升至51%。
危中寻机的“随申码”成为“健康身份证”
Q
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随申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注意到,最近“随申码”已经拓展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请问下一步,“随申码”的使用范围还将有哪些拓展?
A
陈靖代表:早在2月8日,我们就邀请了阿里、腾讯、百度、健康云等互联网企业,汇聚市疾控中心探讨如何更好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2月17日,我们推出了“随申码”。当时没想到它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引起这么广泛的应用。上线三个多月来,“随申码”的使用量约5.2亿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成为社区、商家整个健康管控的一个“神器”。很多居民说,疫情防控期间,随申码就是我们的“健康身份证”。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正在探索“随申码·医疗”“随申码·交通”“随申码·教育”“随申码·养老”“随申码·健身”等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把它的场景运用做得更好。我们最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推出“一件事”,比如“到医院去看病一件事”“退休的一件事”“入职的一件事”,把“一件事”的前后流程全部梳理出来,利用“一网通办”“随申码”平台,让大家看病时不要排那么多队、等那么长的时间,同时又能够减轻医院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申码·健康”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申码”的发展,可以说是危中寻机、赢得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我们刚推出“随申码”的时候,随申办APP实名注册用户是1024万,这是经过16年的努力才取得的。没想到疫情防控三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1200多万用户,现在达到了约2255万实名用户。未来,在“随申码”的一些应用过程中,我们争取让它更好用、更管用、更方便,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推动“一网统管”的进程当中,更加注重“三用”“三化”
Q
上海广播电视台:对于"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开放?
A
杭迎伟代表:我们不断地在推动城运中心的建设“一网统管”的迭代升级。我想分享几个应用场景案例,一是关于群租。浦东的城运中心有这样一个应用场景,把水、电、煤的数据和户型、实有人口建立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会非常精准地智能导出疑似群租的线索,然后我们再实施闭环管理,从而实现及时的处置。
以这个案例为例,我们在整个推动“一网统管”的进程中,更加注重“三用”“三化”。“三用”就是坚持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三化”就是管理要素标准化、管理方式智能化、管理流程闭环化。
再举一个例子,渣土车也是一个城市治理难题,在浦东每天有1000多辆的渣土车运行,其中既有扬尘的问题,也有跑冒滴漏的问题。如何来管?我们以前更多的是依靠人工布防、蹲点值守、截停处置。通过城运中心应用场景的提升,现在是空中布防、全时监管、智能推送,有效地解决扬尘和跑冒滴漏的问题。有的渣土车司机说,他一圈还没走到卸土点,单位已经来通知他,行驶过程中有违规了。因此,在这样一个“一网统管”的场景运用中,实践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个共享单车的案例:有的地方共享单车扎堆,有的地方却没有车辆。对场景运用来说,就可以形成一个供需的热力图,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归集,一直到两级城运中心的管理体系。这样既可以把共享单车布局的数据归集好,也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通过感知设备云计算,提升智能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
Q
上海日报:城运中心发展运行得非常好,但怎么样实现从上到下数据不漏报、不漏看,且能够及时反馈?
A
杭迎伟代表:把数据更好地应用是城市管理“一网统管”的关键。从浦东的实践来看,这些感知设备有一个“云”在计算。我们看这些感知设备是静止的,但是根据应用场景的数学模型,它是分时段在进行计算的。
比如刚才讲到的群租房案例,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建立在户型、实有人口、水电煤的实时数据上。这些数据变化后,我们通过算力形成推算,这源自感知设备的应用。因此,我们要更好地通过应用场景导向、问题导向来实现效果导向,让这些感知设备通过云计算实现它的功能,提升智能化、智慧化城市管理的水平,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合理地、最小化地利用数据
Q
上海日报:现在两张网搜集了很多公共数据,其中是否会涉及到公民隐私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关于信息保护的规章,您对此有何期待和建议?
A
邵志清代表:各类数据应该流通共享,个人的信息要加强保护。我们立法立规章,就是希望在这里面找到平衡点。怎样保护隐私?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合理,一个是最小化。
政府用的数据,使用要有原则,不能过度、不能非合理、还要依法。这样能从制度上确保是善用而不是滥用。
此外,要从技术上来支撑,如果数据的存放是碎片化的,各个地方都存放,那隐患和风险就一定会增大。我们现在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集中存储,同时希望从技术上强化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