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数据资源局的成立及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的揭牌,我市吹响了 “集结号”,向着打造数据资源应用“合肥样板”的奋斗目标迈进。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大数据,让大数据发挥最大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合肥,积极建言献策。
结合让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大数据,合肥具有良好的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这是专家学者的一致共识。
“合肥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人才资源丰富,为发展大数据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说,发展大数据产业,合肥应积极依托自身人才优势,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挖掘传统产业需求,把人才和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看来,大数据是伴随互联网、物联网而发展起来的战略性人造资源,在产业发展、商贸服务、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关键在于应用。只有做好大数据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杨善林说,大数据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于合肥来说,要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真正把大数据变成一种产业优势。
流动
推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创新转型升级。这是发展大数据的重要任务。
“合肥产业基础雄厚,家电、汽车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都位居前列。可以说,合肥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说,以合肥本地企业科大讯飞为例,依托合肥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融合,就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多赢。
“不过,发展大数据产业还需要在一些瓶颈环节进行破题攻坚。”赵国栋说,大数据属于一种公共资源,一定要打通部门和行业壁垒,让数据资源流动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数据融合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大数据发挥最大效用。
“大数据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方法,我觉得政府应该利用这一方法,去解决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罗建中说,政府应该在安全隐私可控范围内开放数据,推动形成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服务
无数据,不社会。进入“数据海洋”时代,让数据更好地服务广大老百姓,让他们真正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这是发展大数据的宗旨。
“数据无所不在。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及人们的行为轨迹,形成一整套数据,更好地为广大老百姓服务,这是我们发展大数据应该遵循的一条路径。”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举例说,当前,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一般会涉及很多前置审批,这些审批权限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如果充分利用大数据,横向调取相关信息,就会给办事群众省去很多麻烦。
“发展大数据,政府不能包打天下。政府应该加大推动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大数据的良好环境。”陈东平说。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发展大数据,对合肥产业经济、社会治理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大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建议合肥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统筹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发社会活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