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7月7日,集成了39个部门70项措施的《2021年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
“与以往不同,这一新政有个最大特点,即不是政府机关部门‘想怎样服务’,而是企业、群众‘需要怎样服务’,涵盖多项首次向社会正式承诺的‘新增措施’、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措施’,其中有好几项为‘全省首创’。”市发改委主任丁志强说,“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决心,就是要全力打造‘泰好办’营商服务品牌,争创‘审批最简、成本最低、要素最优、执法最公、服务最好、生活最幸福’的一流营商环境。”
迄今含金量最高的“3.0版”
营商环境事关城市未来发展,近年来泰州市持续增强工作力度。继2019年出台“六大专项行动”、2020年推出“70项重点任务清单”之后,此次出炉的《若干措施》更加强调集成性、系统性、创新型和实效性,被视为迄今为止泰州市含金量最高的“3.0版”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同时也是泰州市打造“泰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
《若干措施》包含行政审批提速、资源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地、市场法制护航、城市环境提升、作风效能优化六个部分,分别涵盖20、10、6、17、11和6项行动,并一一明确了责任单位。
“这70项行动,以企业、群众需要为核心,覆盖了事前、事中、事后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丁志强介绍,为使《若干措施》“干货够硬”,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十分注重“三合一”:“‘向上’,充分借鉴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周边’,深入调研学习多个兄弟城市;‘本市’,要求相关部门打出真正的‘新拳’或在原有‘拳法’基础上增加‘新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拿出质量高、诚意足、效果实的营商环境提升新政。”
涵盖一揽子“全省首创”“全市首推”
《若干措施》中最为吸睛的,是一揽子“全省首创”“全市首推”。
比如“开展企业登记零材料智能‘秒批’服务”,这种“零材料、零等待、不见面、随时办、全自动”的审批服务新模式,对无前置许可等特殊情形的企业开办,申请人仅需经过刷脸认证、信息勾选、签名确认等相关步骤即可当场领取营业执照;“打造工程建设项目‘一单式’收费模式”,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将人防易地建设费、基础设施配套费、水土保持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伤保险、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费、建筑垃圾处置费7个收费事项整合到一个平台,企业由原先最少跑14次变成通过“先办后缴”“不见面缴费”方式一次性缴纳。
“再比如‘降低用电成本’。《若干措施》明确,开发并推广企业扩接电‘成本码’,推广‘电费电价政策计算器’,推出电费发票‘点读机’。”市发改委副主任邵剑峰介绍,这些便利措施在全省供电系统中均属首次“尝鲜”。此外,“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小微企业用户实现电力接入‘零投资’”,泰州市也是全省第一批。
“行政审批提速行动”中,全面推行“一门通办”“一窗综办”。《若干措施》这样表述: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6个环节(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业务办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存缴登记)半日内办结。
“以前一般表述为‘力争6个环节半日内办结’,此次表述为‘实现6个环节半日内办结’。’”邵剑峰提醒记者注意两者区别,“这就意味着,泰州市首次正式作出明文承诺,现在起必须遵循这一刚性时间要求。”
背后藏着不少“倒逼故事”
据了解,为真正填补企业需求“空白点”,切中企业服务“精准点”,确保对提升全市营商环境起到实效作用,《若干措施》背后还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倒逼故事”。
比方说“推动‘拿地即开工’”,《若干措施》规定“推进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实现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后,在1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当时讨论这‘1个工作日’时,有关部门担心做不到,反对写进《若干措施》。”邵剑峰说,但他们调研中发现南京是这样明文规定的,因此大家反复研究,为何人家能做到而泰州市不能做到。“最终找到了问题症结,‘1个工作日’一字不拉地写进了文件。”
再比如在“全面实施一揽子线上办税方案”内容中提出,“推广使用江苏税务APP,扩大‘非接触式’服务范围,力争线下办税比例再压缩30%以上,纳税时间再压缩10%以上。”
这里的“30%”和“10%”,相关部门最初怕难以做到希望不要量化。但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就是有难度才要做”。最后,这两个数字双双出现在《若干措施》定稿中。
“《若干措施》的70项内容,既是任务表也是责任单,更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书、军令状。”丁志强说,接下来,将细化具体举措,逐项制订“施工图”,逐条明确时间表,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人民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把‘泰好办’打造成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营商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