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在互联网基因异常活跃的浙江,新生事物往往从诞生起就打上了互联网烙印。
五年前,浙江领国内之先提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力求以“四张清单”的制度设计厘清政府治理边界,通过“一张网”实现网上晒权、网上行权、网上制权。浙江由此展开一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
“四张清单”是指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即浙江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全省事项清单统一发布,网上服务一站汇聚,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是彼时浙江政府设想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2014年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让数据“多跑路”,政府“多跑堂”,群众“少跑腿”是其建设初衷,也是最终目的。
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主任、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陈新忠介绍,政务服务网建设之初,就确定了全省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思想,以高度集约化的模式覆盖省市县乡村,实现行政权力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
“一体化”思维还体现在区域间、城乡间、个人间享受一致的基本服务,实现上下一体的无差别、无缝隙服务。
不难看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是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关键所在,而纵向平台不互通、横向数据不共享也是该平台建设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在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各部门首先开展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政务服务从线下到线上,如何拥有数据是关键问题。“开始各个部门都不愿意把数据拿出来,因为信息数据多涉及个人隐私,部分还有法律规定,导致各部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据工作负责人徐颖回忆,最初掌握较多个人信息的部门对于数据共享非常排斥,认为把诸多隐私数据暴露到互联网上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此情况下,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徐颖认为重在打消各部门的顾虑,获得其信任。她说,在与各部门沟通中,始终强调部门提供的数据归集到政务服务网后,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共享,实现在当事人授权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当事人使用等。
让数据在安全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用,是数据共享的原则。徐颖介绍,各部门在找到安全与方便的平衡点后,逐渐认同、接受了数据共享。
如今,浙江3000多个政府部门、1300多个乡镇(街道)、2万余个村(社区)在政务服务网同台亮相,各个部门既是数据的使用方,也是数据的提供方,形成了良性循环。
拥有数据后,政务服务网还通过相应的技术实现数据实时性和标准化。即把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处理,并与个人或法人主体相关联。据悉,目前该平台拥有近百亿的数据,数据从采集到投入使用可在分钟级别内完成。
人民的需求是改革的第一动力。政务服务网上线两年后,2016年底浙江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政务服务网恰逢其时,成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
据统计,目前政务服务网已有近2000万实名注册用户,推出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数据开放、公共资源交易五大功能,构建了数字化政府的雏形。
改革的成效,数据最具说服力。浙江通过打通系统和共享数据,“多证合一”已拓展到16个工商登记前置事项,改革前16个证照到14家单位办理,需要半个月左右,改革后只需到工商一个部门,办理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提交材料由75份减少到12份。
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浙江实现了全省11个市、89个县(市、区)全覆盖,123个涉及项目审批的信息系统全打通,企业投资项目审批100%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互联网+政务服务’本质是政府运用互联网思维对自身的革新与创造。”陈新忠表示,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不仅意味着办事过程透明和权力监督,也意味着政府工作习惯、工作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变革。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浙江率先破解纵向上政务服务平台“断裂”、横向上信息资源“分割”的困境,将政务服务网络平台上下左右联通,实现了“整体政府”转型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在服务供给侧的现实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