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中,按照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的要求,省财政厅着力在公共支付、政府采购和电子票据等领域开展财政实践,推动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打造基于整体政府理念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
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庞杂,执收主体多元。传统模式下,政府非税收入资金收缴以现金缴款和银行柜台转账缴款为主,缴款人需要在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间往返奔波。为了群众办事方便,各部门都先后推出了网上办事系统,但缴款环节依然各自为政,“碎片化”现象十分明显。
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打通了公共支付中各信息孤岛之间的堵点,形成了以平台为核心的多部门协同应用模式。平台实现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收机构、收款银行之间的数据共享,接入全省1.45万家执收单位和31家代收机构。以优化群众缴费体验为目标,进行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优化和流程再造,对接各部门的网上办事系统,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提供业务办理和缴款的一体化全流程服务,通过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协调共享同步,实现资金自动对账、票据自动核销,极大提高了资金收缴效率。
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打造了银行窗口等实体大厅端、自助终端、政务服务网PC端、“浙里办”APP移动端等“四端”融合的一体化收缴体系,覆盖了全省乡镇街道和海岛,实现群众缴费事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支付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群众和企业公共款项缴纳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体验,充分展现了浙江省整体政府的形象。
交通违法罚缴一体化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改革前,交通违法罚款存在处理难和缴款难等问题,一旦碰到数据差错和异常更是需要当事人来回折腾,损害了政府执法形象和群众利益。改革后,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和交警违章处理平台的业务协同,违法车主可以十分方便地完成违章处理和在线支付。
二、实现基于数字化的政府采购智慧监管
政采云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重塑政府采购流程,打造“三位一体”的智慧化监管体系,形成主动服务、高效运行和智能监管的新型政府采购形态,有效提升了浙江省政府采购领域的政府治理能力。
省财政厅依托政采云平台,打造了可视化监管、智能预警和诚信评价“三位一体”的智慧化监管体系。根据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可以实时视频连线开评标现场,实现可视化监管。通过效能预警、价格预警、行为预警等多种方式,为监管部门实现实时智能预警,约束各类交易主体的行为。依托平台质疑投诉、在线评价等功能,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诚信分将作为竞价、评分等交易环节和享受平台融资贷款等服务的参考,并同步到“信用中国”等征信平台,诚信分过低的供应商商品将自动冻结乃至下架。
针对金额较小的通用商品,借鉴电子商务平台经验创新“电子卖场”交易模式。供应商只要签署电子承诺书即可加入网上超市,近万家传统小微企业借此转型为互联网电商。积极打造区域一体化的政府采购市场,促进供应商、商品、代理机构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有效破解地域分割、市场分散、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实现“全省一张网”,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实现全省智慧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金额较大的项目,打造融合法定流程和最新互联网技术的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构建了一个不见面、强监管的采购环境。
三、践行唯实惟先的电子票据改革
借助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省财政厅大力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并率先采用区块链技术为医保报销和捐赠等领域赋能,目前已基本实现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种类全覆盖,实现电子票据改革的单位数量和开票数量在全国都遥遥领先。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320家单位开展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其中,实行医疗电子票据改革的公立医疗机构有863家,累计开票3.7亿张,金额1299.54亿元。全流程电子票据的上线,群众办事体验大为改善,并有效解决了群众保存票据的难题,电子票据自动实时归集到个人名下,可在“浙里办”随时查询。
省财政厅在电子票据改革中勇于技术创新,搭建了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打通政府各部门数据孤岛,实现电子票据的生成、传送、储存和全程“上链盖戳”,做到操作有留痕、过程可追溯、结果可倒查。开通基于区块链的医保零星报销功能,群众异地就医涉及的医保零星报销业务,不再需要拿纸质票据跑到参保地医保窗口进行申请,通过“浙里办”就可以进行网上报销申请,在线审核,报销平均时间从12个工作日缩减到分钟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省财政厅联合相关部门上线区块链捐赠电子票据,确保每一笔捐赠收入都可追溯、可查验,增强了捐赠方的信任感,进一步提升了慈善公益组织的透明度。
下一阶段,省财政厅将继续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扩大和丰富公共支付的服务范围和支付方式,推进长三角政府采购一体化发展和跨省异地就医零星报销等电子票据共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