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新媒体 > 移动互联网

手机里10个政务App 南京基层吐槽:还要亲朋好友转发

时间:2018-07-17 10:00:58  来源:现代快报网  作者:促进网
        “河长”巡河发现问题,可在App上一键举报;以前需跨区层层沟通处理的事情,现在在App上就能直接对话处理……如今,南京基层工作人员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会装有政务App。这些政务App使用效果怎么样?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有的政务App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省时省力。不过,也有不少基层工作人员吐槽:有的政务App额外增加了工作量,是手机上的“形象工程”,成了工作的负担。
  现象:有社工手机下10个政务App
  在南京基层社区工作的李元(化名)看来,政务App是这两年开始普遍的,最早只要求下载一两个,但是之后越来越多,有的社工高峰期时甚至下载了10个App,关注十几个公众号。有些部门为了完成App上的工作,还给相应条口的社工配发手机,拿到手机时App已经下在里面了。
  “有的政务App确实能很快分解任务。”李元表示,比如城市管理方面的App,有关小区“脏乱差”的菜单下到社区后,就能根据菜单找到位置,及时处理,再上传照片,处理速度很快。
  在主城另一个区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黄欣(化名)深有同感,她的手机上装有常用政务App8个,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号4个。“这些都是我工作中必须用的。”黄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常用的政务App包括党建、社区治理、城管整改菜单、政务热线等。
  初衷:随时随地办公,简化工作流程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是不少政务App开发推广的初衷。“政务App的出现,确实让社区办公智能化。”在社区工作的王小(化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过去,社区都是做厚厚的台账,不环保,还不智能化。下载了政务App后,台账要比过去少了很多,比如一些智慧化平台,录入居民信息、写工作日志,都很方便。
  王辉(化名)是南京某街道的基层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常用的工作App是刑罚执行矫务通,这是全省统一的管理矫正人员的平台。
  “这个App我每天都要登录。”登录之后,王辉可以对矫正人员进行实时定位,或者与他们实时视频、语音,了解他们的状态,从而实现对矫正人员的监外管理。王辉说,每个街道矫正人员大约有二三十人,而矫正工作人员大约有一两人。有了这样一个App,管理起来就方便很多。
  还有一个App“蓝信”,王辉觉得也挺实用。他举例说,以前遇到需要跨行政区沟通处理的工作,就像“爬山下山”一样,需要先层层向上汇报,然后再层层向下传达,之后他们才能给对方单位发函联系。“现在有了这款App,可以直接找到对接人,直接对话沟通,少了很多无用功环节,工作起来省时省力。”
  窘境:政务App太多,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分身乏术
  在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政务服务搭上App是大势所趋。然而当各单位各部门的政务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对于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这已经成了工作的负担。
  社工刘雷(化名)坦言,现在政务App呈现粗放式、爆发式发展,感觉不少部门都在做App,最终却绝大多数都落到了社区一级。这样一来,他上班时就要不停地盯着手机,牵扯很多精力,有些已经占用了八小时工作外的时间。
  “叮咚、叮咚……”手机上装的政务App多了,不时会收到各种信息,有的基层工作人员难免感觉分身乏术,尤其是一些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工作。
  李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比如有个综治方面的App平台,公安部门一些户籍资料导入后,需要社工挨家挨户核对这些户籍资料,按照网格化划分,每个社工平均要分到300户。“很多人白天上班不在家,大量的核对都是在晚上进行。”李元说,不仅要核对资料,还要给每户每人拍照上传,工作量非常大。
  考核压力大,还要发动亲朋好友转发
  政务App的浏览量、下载量也是被看重的数据。
  李元告诉快报记者,有些App平台下载后,要求社区增加注册人数,定期上传一些文章,加大本社区文章的点击量、浏览量。“这些都列入考核范围,落后了,社区肯定难看。”她说,大家只好不停地刷机。
  四五个政务App、十来个公众号,这已经让王小应接不暇。“各个口子社工还有相应的政务App日志要重复上传。”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重复劳动。此外,社区还要转发区一级的微信、微博,计入考核。社区转发了多少,各社区之间还要排名。“没办法,除了我们自己转发,还要发动亲戚朋友、老公单位同事一起来转发。”
  不少政务App初衷是方便百姓办事,然而现实中百姓却并不一定买账。在黄欣看来,上一级部门单位为增加平台参与率、活跃度,对各基层单位进行考核排名,但并未考虑到百姓对平台的认可等情况。“虽然手机普及了,但还有一部分居民不会用智能手机,一部分居民还是更喜欢、更信任面对面办事。”她坦言,这可能导致有些单位迫于压力弄虚作假,自己在后台操作上报办结、点赞刷票等,工作量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实际成效。对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这又占用了不少工作精力。
  建议:整合各种政务App,清理“僵尸App”
  采访中,几位基层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政务App那么多,各个部门都各管一块,希望有关部门能牵头,把这些App功能整合到一起,这样,只要下一个App,很多信息可以共享。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来就繁杂,怎样化繁为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才是真正要做的。”黄欣建议,将各大平台进行整合,各业务条口平台进行统一,提高平台的实用性、参与性和百姓的满意率。李元建议,社区还是应该恢复它本来的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居民身上,希望政务App整合后,能把他们从繁琐的各项考核评比任务中解脱出来。
  根据相关报道,研发一个App,其基本费用为10万元左右。但开发出的App并不是上线运行就可以的,后期的维护同样需要花钱。这方面每个月的费用大概从一两万到十几万不等。
  据刘雷观察,不少App的建立,就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作用不大、没实际用途的“僵尸App”或者公众号进行清理。
  专家:不应简单考核浏览量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宏认为,有的部门、单位追求创新盲目跟风,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个创新手段,别的单位搞,我们也要搞,不能落后,但是推出后,效果怎么样、反应怎么样,可能就不怎么关注了。”
  他认为,推行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应该首先是方便信息及时共享、方便为老百姓服务、方便及时开展工作,而不是成了工作负担,“App装载的应该是一颗便民的心”。对此,丁宏认为,对于政务App、公众号,不应简单地考核下载量、浏览量、点赞量,而应加大对其民生功能的考核权重,“好不好用,让老百姓说了算,这样才能做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