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政务 > 行业要闻

沈阳:运用数字化理念、智能化技术打造“办事方便”的营商环境

时间:2023-03-06 13:55:1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促进网
       2022年以来,沈阳市在“一网通办”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简政便民为切入点,运用数字化理念、智能化技术,全力推动权力职能、业务流程、技术支撑优化再造,全力打造“办事方便”的营商环境。
  精准构建政务服务图谱。以“数据关系”替代“政务事项”作为着力点,全面开展精细化业务梳理。把全部政务服务事项,按照“事项—情形—材料—字段—数源”五个层级递进拆解,逐个事项厘清办理情形,每个情形配套形成一套申报材料,逐项材料拆解成结构化信息,最终对应找到数据来源,从而形成完整、清晰的政务数据关系图谱。如“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备案”事项,梳理出室内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10种情形,分别对应10项申请材料中的3至6项,共涉及17项申报信息,这些材料和信息来自“人口基础信息库”“特种设备管理系统”等6项数源,为材料信息共享获取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全市累计梳理标准化事项2851项,细分情形8539个,形成标准材料2611个、标准字段4772个,从国家、省、市级平台分类探寻相对应的7383项数据来源,彻底厘清政务服务底数,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了精准支撑。
  优化调整政府职能。政府职能配置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为此,沈阳围绕“静默”事项较多、部门职能交叉、事项类型不准等问题,梳理形成5类395项职能优化调整清单,并按照“腾、合、放、转、调”方式分类优化。比如原“公租房资格确认”和“公租房实物配租补贴发放”为两个独立事项,我们通过职能优化,将“补贴发放”事项转为“资格确认”事项的内部环节,合并为“公租房申请”一件事,群众申请“资格确认”后,房产部门根据公租房实际发放情况,主动对未分配到公租房的群众实施“补贴发放”,实现“一次办结”,避免了群众多次申请。截至去年年底,我们通过职能优化调整,累计减少253项事项、优化142个办理流程、取消1611个申报材料、精简603个办理环节、减少申请人跑动348次,行政成本大幅降低,审批效率提高21.6%。
  精准对接材料数源。以数据共享代替申请人提交材料是“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的核心关键,也是深刻践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有力举措。我们按照政府部门核发、申请人自备、第三方机构出具三种类型,对2611项申请材料进行划分,分类设定证照共享、数据核验、材料复用、业务协同等多种获取方式,并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历史材料库、上线一人(企)一档系统,推动企业群众办件数据的实时归集,从而形成一整套材料数源共享复用机制。过去,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时提交的10项申请材料,现在通过数源共享复用能力,已有“施工许可证”等4项政府部门核发材料实现“免交”,电子申请表内17项填报信息中,“项目编号”等16项信息可由系统自动获取带入实现“免填”。全市已累计推动2270项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有效减轻用户申报负担,极大提升办理效率。
  上线智能应用场景。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推动关联性强、办理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务服务场景上线运行,推出“跨层级”“跨部门”“零材料”“智能办”“秒批秒办”“都市圈通办”“证明在线开具”7类389个特色服务场景,为企业群众提供条件预检、情形引导、辅助填表、自动审批等多种智能化办理体验。例如,粮食收购资格备案“秒批秒办”服务,通过引入“AI审批”优化再造流程,统一应用电子表单、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快递取送等能力,在企业授权下,系统自动完成印章加盖、材料审核及证照开具,实现了无人干预办理、自动审批发证的服务新模式,企业仅需3分钟即可拿到备案结果;“扶残助残”一件事,通过情形引导、辅助填报,共享免交等功能运用,实现“残疾人证新办”等10项业务掌上“一次申请、多级联办”,让特殊群体也充分感受到来自政务服务的关怀关爱。
  据沈阳市营商局副局长李犁介绍,今年,沈阳将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在“一网通办”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全国叫响“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品牌,谋划形成30项具体改革任务,在五个方面当先锋、作表率。
  一是强化职能优化调整,在实现政务服务规范化上作示范。针对静默事项较多、部门职能交叉、事项类型不准等问题,制定“着力优化基层事项设置”等8项具体任务,以数字化变革倒逼政府内部职能优化调整,按照“腾、合、放、转、调”等方式,对政务服务事项、政府审批流程进行整体优化,大幅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审批效率,减少申请人跑动。
  二是强化数源汇聚治理,在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上作示范。围绕申请人反复提交材料的难点问题,制定“积极健全人企数字空间”等8项具体任务。归集政府部门核发、申请人自备、第三方机构出具3种类型材料,以一人(企)一档方式面向企业、群众提供服务。按照“一数一源”原则,对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应用等全生命周期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治理,提升数据精准供给能力。
  三是强化场景应用上线,在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上作示范。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不会报”“不好报”“批复慢”等堵点问题,制定“全面推行‘零材料’申报”等7项具体任务。丰富各类政务服务前端服务内容,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动服务形式迭代升级,依据事项特征和办理频次,强化线上政务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四是强化平台能力支撑,在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上作示范。针对平台智能化工具较少、支撑能力不足等短板,制定“升级优化平台架构”等4项具体任务。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引入行业前沿技术,优化页面交互逻辑、横向整合服务应用、夯实底层能力支撑,整体提升系统可用度,满足改革推进需求。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考核,在实现政务服务制度化上作示范。制定“着力构建标准规范体系”等3项具体任务,建立基于标准规范的考核评估体系,不断健全考核评估内容,做好改革任务实时监管、调度,推动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今年年底前,90%申请材料在市、区范围“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再推出30项“一件事”服务套餐,“零材料”服务场景达到100项,“都市圈通办”场景达到150项。2025年年底前,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均等化全面实现,“都市圈通办”实现全覆盖,“一网通办”跃居全国领先水平。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