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远程电子招标投标
二、创新点、突破点概述
借助“互联网+”模式,对公共资源交易实施流程再造,开展了“远程电子投标”工作。以前企业参与投标,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并制作纸制标书,进行投标报价。整个过程需消耗大量时间成本及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经估算每开一次标,合计需要交通费、人工费、材料费及评标费数千至数万元不等,需要时间一到两天。如今通过流程再造,研发在线投标系统,依托互联网技术,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在家即可登入投标系统,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全部投标工作。实现了投标单位、评标专家“零见面”、“零跑腿”,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极大的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交易效率,保障了交易公平。
三、主要做法
结合招投标系统全程电子化,全面开展远程电子投标工作。远程电子投标具有在线操作、无纸运行、信息公开及全程监管等新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招标投标运作效率、增强公开透明化程度、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并实现《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所倡导的公平竞争、优化配置的立法宗旨。远程电子投标,就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将原有的招标投标机制加以改进,通过流程再造,研发新的在线投标系统,将传统的实体开标场所搬到网上,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实现了招投标活动各交易主体“零次跑”。不管投标企业身处何地,只需打开电脑登录系统,完成身份验证便可参与项目的投标,进行投标文件在线解密、投标人在线质疑、招标人在线回复等操作。同时,在开评标环节,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就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让身处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通过专门研发的在线评标系统、远程视频交互系统,实现无障碍化沟通,在线打分、评标结果、评标报告由系统自动生成,两地(或多地)评标专家通过CA数字证书中的电子签名共同进行结果确认,评标结束后,系统自动将开评标时间段内的监控录像上传到大数据中心,全程留痕,可查可溯。传统的评标过程中,专家虽然通过随机抽取产生,但久而久之,由于部分专业专家资源有限且受地域限制等原因,容易出现“老关系”“熟面孔”等现象,可能存在被个别投标人“攻关围猎”的风险,带来打人情分等问题,从而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开展,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实行了隔离,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可有效解决专家资源不足问题,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同时,极大提高了评标效率,为交易各方主体及评标专家节省了交通、时间等成本。远程电子投标的实施,大量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招标投标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逐步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一是招标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招标人通过平台发布公告、招标文件、补充通知及中标结果更加便利。同时,进一步制约了投标人围标、串标、造假、挂靠等行为,更加有利于保障招标人权益。二是有利于投标人获取信息和公平竞争。投标人可以在系统中随时跟踪获取信息、直接递交投标文件,极大地降低了投标成本,有效降低了投标失败等主要风险。自远程电子投标工作实施以来,得到了领导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服务满意率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交易公平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