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省、市(自治区),34批(次)学习考察团,最大团队达到140人……这几天,大批涌入的学习考察者成了南湖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一景。让南湖区再次出名的,是南湖区行政审批局上月底刚刚推出的一项在全省甚至全国创新的举措——“无差别”集成审批服务模式。
日前,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对南湖区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专门批示。
“立体式”申报只需进“一扇门”
对负责接待工作的南湖区行政审批局办公室副主任戴卫峰而言,昨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当天,区行政审批局接待了8个批(次)、超过170人的来自江苏苏州、安徽金寨、浙江余姚等地的学习考察团。“自3月19日正式推出‘无差别’审批模式以来,每天都有考察团来访,有时中心的5个会议室都不够用。”戴卫锋感叹。
位于南湖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人工“无差别”审批大厅,是各地考察团队最感兴趣的一个考察点。在这里,各窗口并没有按“投资项目”、“社会事务”等字样分类,而将牌子统一换成了“综合受理”,并增设了“补正咨询”、“综合出件”等窗口。
南湖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月初南湖区的28个部门946个事项以整体入驻、事项入驻和信息化入驻三种形式集中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后,除了少数不宜入驻的事项,现在该区涉及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都可以在中心任何一个受理窗口办理,实现“无差别”受理。
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各地考察团成员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电子行政服务中心并没有设审批工作人员座位,25台面向办事群众的自助申报终端机取代了审批人员,这些“机器审批员”可受理投资项目、工商注册、食品经营许可、社会团体登记等在线申报事项。大厅还配备有“智慧专员”,对不太会操作的办事群众进行热情指导。
在电子行政服务中心,区行政审批局还开辟了24小时不打烊的审批自助超市,这里提供自助申报、证明类材料打印、税务发票发售和代开等500余项功能。
“这些做法很超前,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在日前省发改培育中心组织的一次考察中,来自全国“最多跑一次”专题培训班的成员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据悉,“无前台”电子行政服务中心落成后,办事大厅压缩前台受理窗口47%,日均办件量提升20%以上。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定安认为,南湖区的“无差别”集成审批服务,很好地借助了互联网的优势,不仅解决了窗口分类带来的排长队问题,也满足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和上班族的服务需求,这种创新模式对全国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具有示范意义。
互联网托起“一窗”受理
“‘无差别’审批绝不是简单的窗口换块牌子那么简单。”南湖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无差别”集成审批服务,南湖区推出了一系列配套工作举措、改革方案,包括以平台全链条贯通打破信息“孤岛”、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等,为集成审批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在今年3月初,除了将该区28个部门的946个事项集中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外,该中心还打通了“网上高速公路”,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建立了“一窗受理”平台,通过跨部门、跨条线的数据交换、资源整合、互通共享,将各部门、各条线的多个业务端集中于一端办理,受理人员单点登录、统一认证、一次录入,完成事项的受理推送。
从“专科”到“全科医生”,“无差别”审批服务对受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今年春节后,区行政审批局就利用中午时间,连续一个月开展分级综合轮训,推动“专科型”队伍向“全科型”队伍转变,并设立了大厅服务专员、智慧专员、受理专员三支队伍,分别负责事项检索、精准引导、合理分流,指导群众自助在线申报和窗口“无差别”受理工作,形成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氛围。
“全链条”拉伸“一件事”
营业执照申办、企业税务登记、实名认定、税费种认定、税控设备发行、发票申领……在南湖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注册登记后的包括税务发票申领的所有程序都可以在同一个大厅的一块区域内完成。
要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实现“进一扇门”、“办一件事”,就必须延伸服务事项,打造全链条审批。在全国率先制定行业许可“一证化”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南湖区行政审批局跨条线、跨领域、跨层级纳入了更多的行业。
为了拉长投资项目业务链,南湖区推进了项目审批简化、优化、标准化,将发改、经信、环保、水利、住建、规划、消防等部门职能整合到投资项目审批链条中,深化“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踏勘”,出台“标准地”、“承诺制”、“容缺后补”等意见,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可实现“零次跑”。
全链条审批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随着3月1日南湖区国税局将电子税务局以信息化形式整体入驻区行政审批局,南湖区商事登记正式进入“即办时代”,比浙江省3天的规定提速了2天。
“我只要回家等好了,审批到了哪个环节、啥时候来实地勘查,扫扫上面的二维码就都晓得了。”从取号、交材料、拿收件单,市民张家凤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就办好了所有事项,她准备开办一家化妆品零售店。